有天下班很累,给女儿讲故事的时候便只讲了两个。女儿说:“好吧,你明天得给我讲六个。”我当时有点儿心烦和生气,心里想:“给你讲故事就不错了,还和我讨价还价谈判。怎么一点儿都看不出来我已经疲惫的话都不愿意说了呢。这是跟谁学的?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
过了一些日子,看了一篇育儿的文章,讲流行的"奖励和积分机制育儿的利弊"。作者运用奖励和积分机制引导孩子的行为,起初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后来慢慢发现一切都变了味道,让孩子做什么的时候,孩子都会问:“这个可以积分多少?”作者便凭着直觉停止了在家里施行积分和奖励制度。后来她看一篇文章,才明白的确不合适在家中施行积分和奖励制度。关系分为两种关系:一种是类似于市场上的交换关系-我们彼此对彼此有价值,这种关系中往往以任务、权力、利益等可见的目的为导向,经常用的互动手段包括谈判、各种猜测预判和适当心理控制施加影响力等。第一种关系实质是“我和它(我想达成的目的或者在交往中拿到的结果和价值的关系)”另外一种为爱的关系,这种关系中以爱和关系为根本,提供深深的理解、接纳和包容。第二种关系是“我和你”是实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积分和奖励制度,等于在家庭生活中引入了市场上的交换关系。而家庭,本来是一个以爱为主导的关系花园。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起来在女儿小的时候,我一直依靠阿姨照顾她比较多。阿姨经常和她进行类似的“谈判和交易”:“你如果听话,我给你买棒棒糖。”阿姨并非是有意的,但是可能却无意识使孩子更多地习惯了“市场中交换关系模式”。而亲人之间的出于互相的爱与关心的互动的美好与美妙,孩子享受和领略得太少。明白这一点之后,在和女儿的互动中,我开始有意识在我和她的互动中增加更多的关心和温暖。在她无意识运用“谈判和讲条件”和我互动的时候,我会引导她学习观察我的需要。当然我也是增加了和她情感的流动,让自己尽量以更加感性的方式和她相处。
这两种关系并非只在亲子生活中,在很多领域都会出现。有人曾经讲过“婚姻的美妙或者复杂之处在于婚姻同时是情感和利益的合作与博弈。”利益交换为主导的关系,很多时候,是“丛林法则适者生存”的权力原则占主导,所以需要更多的理智、行动以及利益的权衡。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能够在利益层面达到“你好、我好、大家好",“将饼做大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利人利己。” 利益、价值交换为主导的关系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于人性的洞悉和把握,更多时候是服务于利益和完成任务。纸牌屋中一句话hunt or be hunted 猎杀或被猎杀就是这种关系最夸张的写照。“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这句话也是这种关系的一个缩影。这种关系往往也是“我爱你如我所想”。
爱为主导的关系,需要更多的陪伴、包容、理解、接纳、等待。家庭往往是以爱的关系为主导的关系花园,奉行的原则应该是“珍惜原则”而不是“适者生存的权力原则”。在爱与主导的关系中,“我看见你”,看见一个完整的你,有阳光灿烂的开朗的笑,也有郁闷不开心发霉的眼泪和脾气;我看见你积极进取的热情,也看见你冲动焦躁的冒进。“我爱你如你所是”适用于这类关系。“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这句甜美的话,可以用来描述以爱为主导的关系。
往往是有力量的人,更容易驾驭“利益交换为主导的关系”。温柔的人,则在“爱为主导的关系”中如鱼得水。我观察到很多生活丰富、幸福、成功、美好的人,都是“温柔而有力量”的人。他们貌似可以自由穿梭在这两种类型的关系中。非常严格要求我的主管,适当地增加一些爱意温暖的互动,则更容易激励我高绩效干活。温柔而坚定的妈妈,养出的孩子状态都很好。
不少生活出状况的朋友,有的是用错了规则,比如有的人在职场用权力规则赢了很多丰盛的结果,但是在家庭关系中,惯性运用同样的方式和家人互动,让彼此都很受伤。或者有些单纯的女孩子,只知道满腔的温柔、包容、付出,却没有注意对方在用利益规则和自己互动,醒悟过来之后往往都很受伤。
无限风光在险峰,愿我们都温柔而有力量,激情地温暖地成功,烂漫地放肆地坚定地温柔地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