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越觉得记录事情的重要性,旅游的有趣全部在于之后的回忆,然而后面越来越发现,往往让人印象深刻的旅游大多不是因为游程本身,而是因为有游记辅助回忆。我时常翻阅自己之前的游记,那感觉实在美好,所以今天我也想把去年雅思考试的经历分享一波,当作是一点力量。
所以我想把这些心得体会慢慢记录下来,我想很多年后回想会成为有趣的经历
这是初衷。
雅思考到7我认为多少带了些好运气,又或者是前期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总之是值得总结的事情。
历程:5—5.5—6.5—7(大约5个月)
去年12月在辞职这件事情上还犹豫不决时,纯裸考考了5。今年3月中旬正式开始备考,我的状态大概是在持续变好中。开始的每天基本上是8.30-12.00,下午2.30-5.30,晚上7.30-10.00,遇到周末可能也会休息一天这样。4月末去考试的时候考了5.5,进步很小,我觉得自己还是把雅思想的过于简单,或者说自己将近6年没有认真学习英语,高估了自己的英语水平。就这样又复习了三个月,7月末的考试到了6.5,过了两周,幸运的考到了7。
教材&app
听力:剑桥4-12真题(主要教材);鸡精
口语:淘宝买了本素材(但后期多还是自己写为主)
阅读:剑桥4-12真题
写作:用的主要是上网课的一项素材
app方面:
小站雅思(4-12剑桥听力)
腾讯课堂(公益课,网课)
学为贵(只是后期听过免费早读课)
雅思哥(口语partner)
关于上课&自学;网课&实体课的选择
这个是要对自己有一个全面认识,就我个人来看,通过耳朵听进去的东西比眼睛看进去的知识更容易让我接受,所以我选择了报班。顾家北和阅读真经买回家基本没有看过,但是我听课效率就会高的多。此外,如果决心很大且有一定自制力,我觉得网课绝对OK,因为网课集结的基本都是优秀的资源。前期我主要是大约在网上通过知乎以及腾讯课堂了解了一些雅思攻略(其实还是走了一些弯路),选择了自己比较喜欢的老师之后,就上了付费课,因为实在觉得公益课老师的干货相对还是很少,而我急于段时间拿到高分,所以觉得公益课不是很好的方法。
按时间来梳理一下过程
3.10-4.29打基础阶段
5.01-7.29重点突破听力阅读
8.01-8.26持续复习阶段
第一阶段:
高中英语OK,但大学四年几乎没有认真对待英语,两年的工作时间更是完全没有接触英语。所以其实补习之前的空缺是不容易的。裸考5的那一次,听力和写作只有4.5,阅读和口语是5.
学习刚开始,我也是按照网上攻略买了什么语料库之类的听写单词,但三月中旬,上了杨程的听力课后,对听力有一个很大的改观,不再惧怕听力了,也开始了解之前的听力误区(天呐,感觉自己像个水军)事实上,我真的非常感谢这位老师。她的建议就是听力阅读打攻坚战,口语写作打保卫战,基础不好的同学应该首先学习最简单的听力。于是,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我几乎只复习听力,按照她的方法,我只复习s1,s2部分,把每篇做完题目之后当作文章来学习。记录下每一个不会的生词和知识点,接着对文章进行翻译,最后不断记忆,朗读。大约在这期间,我穿插了也上了口语和写作课,但真的是由于基础还未打牢的原因,效果很一般,只是了解到了口语和写作的基本注意事项。在考试前10天我怕阅读完全没看做不完题,于是报了一个阅读班,掌握了一些做题技巧。4.29考到5.5,虽然只进步了0.5,但现在回想来看,其实这一阶段打基础很重要。
第二阶段:
5月开始之后,我又重新听了一遍听力网课,觉得之前自己有些急于求成,没有完全按照方法复习听力,于是我又重头一遍,复习s1,读题,查生词,翻译句子,朗读,不急于求成。四月末成绩出来后,我仔细分析了一下,听力4.5-5.5,阅读5-6,写作4.5-5.5,口语5-5,除了口语,其余每科各提了一分,总分5.5说明基础知识还需要继续加强。所以5月-6月上旬,这一个月的时间(当然有偷懒的时候)我基本所有时间都在做听力。按照之前的方法做完s1后,我继续开始做s2,相比下来s2更难,要花费时间更长一些,我放弃了语料库同义替换那些方法,把听力文章当作阅读一样去精读去记笔记去翻译最后大声朗读,纠正每一个词的发音。6月中旬开始之后,我把大部分经历转移到阅读上,不停的去刷4-12的真题。但因为时间不多,我只把题目做完,认真看解析的test大约只有不到一半。但在看解析的过程中按照之前学到的方法去分析答案和文章的对照,以及有意识的记忆同义替换的词汇和生词。
7月初报了听说读写的预测班,整个复习过程中,6月和7月是最用功的状态,7月的前半个月基本就是处于上午做听力,下午做阅读,晚上上课的模式。15号之后开始准备口语,这个细节要说一下。4月份准备口语时,因为复习方法错误,一直在背诵式的准备口语素材,到考试那天超级紧张,最后part2部分背的很流利,part1和part3则完全卡壳。在这次考试之后对口语就陷入了无比恐惧之中,一直不愿意准备。7月20号左右,我开始在网上找外教陪练,一天一小时。后来经过小伙伴推荐,找到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口语很好的上海小姑娘,带我上了大约10天对口语技巧课(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因为价格也不贵,我抱着尝试的心态去上课,发现效果非常好,帮助我打开了很多思路。我觉得口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流畅但是千万不要背诵!!!记住你想表达的意思,按逻辑把它一步步说下来,不要有太多卡壳和停顿。要记住,口语考试就是一次愉快的聊天,保持流畅和自然是第一位的。而要保持流畅就需要一定的积累以及拓宽自己回答问题的思路,这个确实是需要一定的练习。
因为口语和写作的复习陷入困境,听力和阅读的模拟也似乎有些瓶颈,所以我不敢对7月末的考试有太多期待,正因为如此,我考前的复习状态非常好,事实证明,出现瓶颈期的时候不要急躁,保持练习的状态,持续学习就可以了。考前听说了一个比较接地气的写作老师,我报了课,那次课程对于我写作启发非常大,我在7月末的考试前练了两篇大作文,考前突击了一下小作文。考前最后10天,我基本上保持一天练习一小时口语,上半小时技巧课,且准备一个part2话题。写作方面没有太多时间准备,只是一直在上课,通过课上去记一些重点,而阅读词汇方面,那10天我也进行了一些同义替换和基础词汇的背诵,听力方面,最后10天我读完了鸡精的s1部分。那次口语考试我非常放松,自然聊天,争取不停说话,最后拿了口语6。
第三阶段:
7月的考试出乎意料考到了心目中理想的6.5(听力6.5,口语6,阅读7,写作5.5),除了写作,其余各提一分,写作也算中规中矩,在我意料之中。
7月末考试回来后,我其实对自己听力表现不是很满意,因为花时间最大的s1部分事实上手感很不好,为了督促自己每天都能做听力,回来后我发现了学为贵app,上面有一个免费的早读听力课,于是每天早上7点我起来坚持听一小时听力,我觉得早读课是一个很好帮助你复习的方法,但也不可以完全按照他提供的思路去做听力。在这段时间,我没有再看鸡精,觉得这个东西投机取巧的成分多,不能太过于依赖。阅读方面,其实这10天我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在做题上,基本保证每天一小时的时间分析题型,把每类题型进行了分类练习,有很多之前练习过的会再拿来看,但基本没有再练新题。口语上,技巧班已经结束,我仍然坚持每天和外教一对一一小时的练习,我觉得这个外教也很nice,她不过分强调高分词汇或者高分句型,重点让我表达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保持流畅度,这个真的超级重要。这是上6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去训练高分词汇和复杂语法才是明智的。写作方面,因为其他都有提分,所以八月的重点也移到写作上,写作课上给了很多素材,我依照步骤,从小作文开始,慢慢练习,先后大约了3-5篇小作文,3篇大作文(其实数量真的不多,但是老师说练习和不练习一定是有区别的)。
8月25号出成绩的时候,我真的没报一点考到7的期望,因为考试那天,除了听力感觉出奇的好,口语感觉大约是6外,我对阅读和写作真没太多信心。所以8.12考完试后回来依然在准备接下来的考试。所以会说幸运的成分是有的。
最后划下重点
听力:
听力的重点不是划关键词,而是听懂句子的意思和有节奏感的做题。
遇到一篇听力原文需要精读,翻译加朗读,每一个步骤都很关键,不能随随便便敷衍了事。要积累生词,记住它的发音,积累定语后置,积累固定搭配,积累从句。这些都是通过真题积累的,久而久之就会有语感。
前期主要在做s1和s2的积累,后期留了两本11,12进行模拟,这两本把s3和s4也做了。(后期上早读课时也带着练习了一些)
鸡精作用不明显,主要用来朗读记忆常用单词,指望靠他碰上原题,我觉得还是算了吧。
阅读:
刷题刷题刷题,感觉阅读就是靠刷题不断记忆词汇和语法提升的,阅读的技巧也是建立在词汇和理解的基础上的。
阅读的鸡精我根本没有看,后期不在刷题的时候我重点在看的是同义转换和高频单词。
口语:
口语真正开始练习就是从7月中下旬开始的,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每天给口语的时间至少一小时。口语这一个阶段显著的进步应该和前期的积累分不开的,也得益于后期三个部分答题思路的扩展以及和外教的练习从而对口语不产生惧怕感。
之前练习的时候我会进行录音,每次去考口语之前的上午,我都会把之前录音的内容再听一遍,保持一种良好语感。
写作:
1.写作真的没有太多经验,到现在也觉得自己写作还是差劲的。我喜欢后期上的写作课,老师非常接地气,让我对写作没有了恐惧感,通过他的练习方法,慢慢就能写出东西,有些思路。其实后期练的文章非常有限,但可能真的像老师所说,练习和不练习,结果是不一样的。写作,就是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