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网友的提问,是关于女孩子的,很有意思:
这位网友跟老外聊天,老外抱怨说他的中国女友让人很是困扰,他觉得外国女生大部分不会经常追着对方说“你爱不爱我”,而中国女生对另一半的依赖性比较强烈,行为举止也会比较“作”(这里念一声,拼音:zuō)。为什么有的女孩子会“作”呢?
有趣的是,提问者本身也是女生。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作“。
一、什么是“作”?
1.“作”的表现
根据网友和日常生活经验,我们可以对“作”做一个大致的概括。“作”一般表现为:
强烈的依赖感、缠人黏人磨人、对另一半的动态异常敏感、过分猜忌、脑补能力爆表、情绪起伏不定、令人难以捉摸、……
如果愿意的话,我相信你还可以在后边列出更多的内容。不过,上边这些词汇,我想,已经足够在我们的脑海中描绘出一幅关于“作”的基本轮廓了。
2.“作女”
“作”的行为,在古今中外的男女老少身上都有,只不过,一些女生的行为完美地匹配了上述条件,并且表现得更加明显、更为夸张,给其他人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甚至是困扰,于是有人发明了“作女”这个词,专门用来形容这一类女性群体。
在作女的对象眼里,“作”实在是毫无道理;在旁观者看来,往往也觉得作女简直不可理喻。
——无理取闹,可以说是“作”的精髓。然而,这个“无理”,却是具有相当的片面性、甚至欺骗性的。这种无理行为的背后,却有着实实在在的、合乎逻辑的道理,可谓“无理的道理”。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作”的神秘面纱,剖析这种看似及其不合理的行为,找寻它背后隐藏的真相,探明什么叫做“无理的道理”。
二、为什么“作”?
1.“作”的本质
开门见山地说,“作”,是一种类似婴儿的行为,是人类诞生之际最原始的沟通方式。
新生儿没有任何自我保护和生存的能力,必须获得外界的庇护才能够活下去。出于本能,婴孩必须经常唤起监护人的注意,确认自己是有人在意、有人看护、有人照料的;一个佐证就是,通过轻轻触碰、抚摸小宝贝的肌肤,和他们低声耳语、说话、唱歌,可以起到使他们平静、促使他们安心睡觉的作用,也就是俗话说的“哄孩子”。
婴儿饿了、渴了、累了、不舒服了,甚至一段时间没有接收到外界的信息,就会乱动、啼哭,向监护人发出“警报”,直到有人来照顾他们,解决他们的问题,这就是婴儿式的沟通方式。
2.“作”的根源
看完上一段内容,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人“作”的根源,在于缺乏必要的自主性,还没有发展出完整的独立人格,难以在社会这个复杂的生存环境中独善其身。所以,他/她不得不寻求庇护,而且一旦找到了合适的目标,就会格外依赖、依恋、甚至是依附于“主人”,像婴孩那样,时不时地唤起“主人”的注意,来获得短暂的安宁感。
3.“作”的成因
a-社会因素
分两方面说。
一方面,如果一个社会更加倾向于权力主导(尤其是父权),强调地位等级、尊卑秩序,后辈面对长辈、下级面对上级、卑者面对尊者,经常是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在经济上需要依附、在精神上需要依赖、在行为上受到制约的话,会比较容易产生“彼得·潘综合征”,表现出“成年人的幼稚”,比如说格外地怀念童年、对婚姻表示恐惧、对要小孩表示抗拒、过分地装嫩卖萌耍宝、遇事不能决断,等等。
另一方面,女性在这种氛围下,除了父权这一层地位上的制约之外,往往还受到男权这一层性别上的影响。在成长、教育、工作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女性受到歧视,难以独立,不得不依附于男性,通过放弃一部分自主权来换取资源的话,也会比较容易表现出上文所说的“成年人的幼稚”。
b-家庭因素
同样分两方面说。
一方面是基于现实考量。“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个说法虽然极具争议性,也经常遭到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投靠强力男性、以婚姻的方式改变自身命运,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而且,不少父母,为了女儿将来有个好归宿,的的确确会在教育时有意无意地融入这种心态。据笔者所知,有的母亲会毫不避讳、大大方方地向女儿传授“御夫之术”,比如怎么穿衣打扮、走路说话,如何赢得男人(特别是多金男)的喜欢,怎样拴住男人的心。我们暂且不去评价这种做法,不过如果一个女孩子从小接受了这样的熏陶,那么她长大成人后,做出一些看起来很“作”的举动,相信也不足为奇吧。
另一方面则要隐晦得多,连当事人都不容易察觉。我们国家虽然GDP总量已经攀升至世界第二,但不可否认的是,对大多数人而言,生活还远远谈不上富贵,贫穷、饥饿,依然存在于许多民众深深的脑海里。不少家庭,父辈年轻时过得艰辛、吃了苦头,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物质丰富了,不愿意在子女身上重蹈覆辙,为了减轻过去痛苦的记忆所带来的伤痛,有的父母会在下一代身上倾注大量的金钱、精力、心血,用子女的衣食无忧,圆自己心中的幸福童年梦。
——这属于心理上的过度补偿。父母们早年的需求没有获得满足,于是通过其他的方式找补回来。一些父母最终走出来了,而另一些没有。于是他们不肯撒手,潜意识里始终把子女当成小孩子,持续不断地提供物质、金钱、关爱、庇护,不肯给子女“断奶”。子女越是像小孩子,他们就越是开心和满足,这反过来又强化了子女“作”的行为。久而久之,子女就被训练成了“长不大的孩子”。
具体到女孩子身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公主病”。
c-心理因素
相对于上边两项因素,这一条则要广泛地多,几乎在任何场所都能看到。笔者曾经从事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教育工作,对此深有体会。熟悉教育心理学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的是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比方说,一个班有50个学生,老师随机挑选10个,经常鼓励、表扬、嘉奖,那么这10个学生往往会表现得格外努力、上进,也有更高的可能会取得好成绩。——所以你不难发现,家长给老师送礼的时候,通常都会请老师对自己的孩子给予特别关照,例如上课时多点名自家孩子发言,也是基于这个原理。
反过来,如果老师经常对学生给予明示、或暗示,认为其能力一般、资质平平、不堪重任,久而久之,学生往往就会自暴自弃、丧失斗志、不再努力奋发。
有的孩子,由于发育较晚、或者具有某种生理缺陷,父母在努力一段时间之后,觉得没有希望,于是放弃期待,降低对孩子的要求,也不再激励孩子努力、挑战自我,孩子丧失了向上突破的动力,也就甘于维持在较低的心智水平。那么,当他/她成年后,虽然年龄增大,但身心并没有发育到相应的水平,所以,在他/她的举止里,保留着幼年时期“作”的特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样的现象,在学校、公司、社团等一切存在权威角色的场合都可以见到。当权威角色对某个人放弃期待、降低期望值、放任的时候,个人很难不受到影响;如果他/她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突破这种“低期待”的话,“皮格马利翁效应”的魔咒就会降临,他/她的身上就会表现出与“低期待”相称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