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看了得到app的一本《无价》(解读版),把收获写下来。
人们对绝对价格很模糊,而对比率和对比更敏感,人的感觉是可以被操控的。有一个“联合国定律”:问题1,非洲国家在联合国中的比例是高于百分65还是低于65%?问题2,非洲国家在联合国比例是多少?因为问题1的存在,问题二的答案为45%左右的较多,而如果把问题1中的65%改为10%,那么,问题2的答案平均为25%左右。可见人们对数字是概念模糊了,给个参照物(锚点),就会受到锚点影响。
商店里有a和b两种商品,a比较廉价,质量不太好,b比较贵。怎样提高你的老脸,怎样怎样提高a的销量,那就是找一个更廉价的c来对比,让人觉得c太低档,b又太贵,a质量还行,价格适中,可以购买。而要多卖b呢,那就找个更贵的d,让人觉得b也不是那么贵——以上是书中例子,现实中也确实是这样。两元店里见到一个标价二十元的东西你就会觉得很贵,而同样的东西放到大超市,更好的装潢、更亮的大厅、更高档的货架,在周围都是几十上百块商品的衬托下,也许你还是觉得贵,但是二十已经不那么刺眼了,甚至还让你觉得数这东西最便宜呢。
另外我又想到最近手机上用的一个赚钱软件“趣头条”,通过阅读新闻发放金币,每篇新闻10个金币,如果推广一个下线,打开一篇文章给上线20金币。所以很多人找更多的手机号来注册下线,用下线客户端阅读,并一篇新闻就是30金币,这个软件因而得以推广。但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金币是可以兑换成钱提取到微信的,100金币大概是六分钱,每天浮动,但对兑换有提现最低标准标准,三十元。因为这个最低兑换标准的存在,许多账号积累到十二三块时就坚持不下去了,出品方就能省下许多钱。这就像熟肉店里,买一只烧鸡送一张积分卡,二十张卡就能再换一只烧鸡,为了那一只赠送的烧鸡,店里的烧鸡买的更快了。而如果钱可以随时取现,五分或者一毛,也没有太多用处,还是放在那里攒着。但换个角度来看,只要每天看几篇新闻,多少都会得到些金币,积少成多,总会凑够三十取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