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扶弟魔?这是最近网上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意为出于自愿或被父母逼迫,宁愿挖空自己小家,也要补贴娘家兄弟,甚至娘家兄弟吃喝拉撒都要一手包办的女子”。现实案例参看《欢乐颂》中的樊胜美。
在《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毫无疑问,薛家的根基、地位都是最低的。贾、史、王三家,祖上都是安邦定国、立有战功,且有爵位在身的。到了这一辈,也或是皇亲,或是仍身居要职。而薛家,书中介绍只是笼统的一句“书香继世之家”,到了薛蟠祖父这辈,只是一个“皇商”——为皇帝采买各种货物的人。虽然其中大有油水可捞,但地位却略等同于家奴,缺少尊重。而薛父死后,薛蟠又不懂经营,连油水也都给下人占去,自己一家子不过是“赖祖父之旧情分”勉强度日。
在与另外三大家族的交往中,薛家是相当艰难的。可能另外三家早就不想带薛家玩了,之所以还有交往,只是面子上一时拉不下来。
再看薛家一双儿女的教育。
书中明写薛蟠因为“幼年丧父,寡母又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自古慈母多败儿,薛蟠就是很好的例子,一出场就出手打死了冯渊,惹出一场官司。后来在书中,也几乎没有对他的正面描写。他总是在惹事、惹事、再惹事。
形成对比的是,妹妹宝钗,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
放在今天的语境中,儿子不能持家立业,只能依靠女儿。薛宝钗俨然是个古代版的“樊胜美”,唯一好一点的是母亲的吃相没有那么难看。
不过,在封建社会,要当一个合格的“扶弟魔”更不容易。即使有满腹才华,百般手段,女子也不能到社会上抛头露面。樊胜美还可以走出小城镇到上海,在外戚中维持外表的体面,而薛宝钗最多也只能在“三美协理大观园”的时候小试牛刀。
那么,要靠女儿改变家族命运,只有一条路——婚姻。
薛家的首选方案是——入宫。
书中明表,薛家进京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入宫备选。小说里写得很堂皇,说是“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但进了宫究竟是“陪侍”谁,大家心知肚明。薛蟠不可能成为第二个王子腾,但才貌兼备的薛宝钗却是有希望成为又一个贾元春的。应该说,进京之初,薛姨妈对于女儿是充满信心的。
虽然大家都知道入宫的日子不好过,大家也都看到元妃省亲时哭了一次又一次。根基更差,没有外援的薛宝钗入了宫,可能只是令一个“安陵容”。但这些都不重要,只要能入宫,薛家在外就可以自称“皇亲国戚”了,如果女儿得宠,一切更大不相同了。
可惜,第一方案没有成功。书中对于薛宝钗为何入选没有任何交代,就好像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但想必当时的竞争是非常激励的。薛宝钗固然优秀,但金陵城中优秀的女子何止百千?薛家想要靠嫁女儿改变命运,有同样想法的家族可能也不在少数。而那时候,薛家在朝内朝外的运作能力也很有限,至于贾家,可以出于亲戚情分帮助薛蟠摆平人命官司,却也不会“无私”到为自己女儿在宫里制造一个竞争对手。
反正,事实就是——薛宝钗落选了。这个希望究竟是什么时候破灭的?小说里同样没有交代。可能在第八回“比通灵”的时候,情况已经不容乐观了。所以薛姨妈才会急吼吼地安排了薛宝钗与贾宝玉的独处,背后意图简直司马昭之心。如果当时的宝钗入宫还有很大希望,薛姨妈应该也不至于蠢到让有可能成为“王的女人”的女儿去和另一个青年男子有如此亲密接触。
之后到了“打醮清虚观”,入宫计划已经彻底失败了。林黛玉打趣薛宝钗“像杨妃”,宝钗“不由的大怒”。这似乎是薛宝钗在整部书里唯一一次“大怒”,并且失态地说了一句“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杨国忠的”。这句话,未始不是对自己家人的怨怼。
既然入宫无望,薛家的第二个目标就是贾宝玉。
薛宝钗究竟喜不喜欢宝玉?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好感应该是会有一些的,毕竟和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哥哥比较,宝玉在各方面都要优秀得多。一个相貌英俊、体贴多情的男孩子,对于没见过太多男人的女孩,多少应该有一点吸引力。
但,宝玉有个致命的缺点——不务正业。
这在林黛玉看来并非缺点,相反倒是有点。但薛宝钗是肯定无法认同贾宝玉“混世魔王”般的处事方式的。说到底两人的价值观根本不同。宝钗是个很务实的人,或者说,她的家庭背景让她没办法不务实。
薛宝钗心中未必把宝玉当做良配,但是从薛家的考虑而言,贾宝玉却是目力所及最好的人选了。毕竟贾家还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宝玉又是唯一的嫡子,再无心仕途,“世袭的前程”是跑不了的。性格和软无用也好,将来嫁过去宝钗可以做得主,就像现在的王熙凤一样,或许也可以像马道婆臆想的那样“把家私都搬到娘家去了。”
而且,当“嫁人”变成一项任务时,恐怕原有的那些好感也变得荡然无存。何况,薛宝钗本质上是个清高的人,但现实却逼得她在明知宝黛情投意合的情况下,时不时去充当一下电灯泡,她的内心一定是非常不情愿、极度郁闷的。
不过,为了完成“扶弟魔”的使命,她还是硬着头皮这么做了。这也是宝玉挨打后,薛蟠误会她心向着宝玉,她才会那么委屈。
在《红楼梦》的后八十回中,薛宝钗的出嫁,其委屈程度几乎等同于卖身。当时贾家的状况虽然也不好,但薛家更是一败涂地,宝钗的嫂子夏金桂嫁进门来就闹得家宅不宁,薛蟠又一次惹上人命官司。这一次没有像小说开头打死冯渊那么容易就脱身了。
贾家议亲的条件也很直截了当:
第一,妆奁一概蠲免。(因为知道薛家这时候已经没钱也没人了)。
第二,一面这里过门,一面给他(薛蟠)撕掳官司。(宝钗出嫁,贾府出力,摆明了是一场买卖)。薛姨妈的反映是,虽然觉得宝钗委屈,但并没有问过女儿意思,就“应承了”。并且,让薛蟠第二天就动身“打听审详的事”并告诉薛蟠贾家已经答应插手,让他安心。
女儿的婚事,已经毫不重要了,明知道宝钗是李代桃僵,明知道当时宝玉的精神状态已经很不好,明知道一个毫无妆奁的女孩嫁到势利的大家族会是怎样的处境……
薛姨妈已经无暇考虑这些,她唯一想得到的是如何保住儿子的性命,而女儿为此作出任何牺牲,在她看来都是理所应当的。
就这样,薛宝钗最终完成了“扶弟魔”的使命。《红楼梦》中的女子,各有各的脾性、各有各的出色,在刘姥姥的眼中,个个如同天女下凡。她们锦衣玉食、吟诗作赋,仿佛活得如此幸福、潇洒。但是,揭开浪漫的外衣,又有哪个女子逃得开“薄命”二字呢?(作者: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