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节嘛,就是花儿们的节日,古人认为,世上万物,都有神灵统管着,那么,管着花儿们的神灵,就叫花神了。
在民间,花神节又叫女儿节,未出阁的女儿,总在这一天,三五成群,走出门去,相约在桃花林里,拜花神,吃花糕,行花令,祈祷自己像花儿一样的美丽可爱。
东晋永和年间,一个叫祝英台的姑娘,男扮女装,在一个明媚的春天,走出家门,去杭城求学,在春天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叫梁山伯的小伙子,草桥结拜,开启了一段化蝶的传说,一千多年来,每到春天,依旧可以在花海树影中,看到他们双宿双飞,为爱徘徊。
旧时贵族人士,每到农历二月半,郊游雅聚,与花下设宴待客,闺中女儿,也与此日,踏野游春,若遇名花,则设席藉草,以红裙相插挂,以为宴惟。
几个女孩,叽叽喳喳挤在一起,盛溪边清水,边烹茶对饮,传花令,抽花签,斗草,写诗赏花,甚至可以饮酒。一代词宗李清照,不就在一个春日的下午,酒后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写下《如梦令》吗,《红楼梦》里的史湘云,酒后醉卧芍药花下,一任落花满天飞,拂了一身花香,活脱脱一个醉花神嘛。
若是平民人家的女儿,或许不是这样的风雅有趣,却也娇憨可爱,将无色彩纸,粘在花枝上,闭着眼睛,默念几声阿尼陀佛,就把一些美好的愿望寄给春天了。
花朝节起源于何时,似乎很早了。春秋时期,在《陶朱公书》中,就有”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古人把花开,叫花熟,花成熟了,不就是家里的女儿长大了,豆蔻梢头二月初,指的不就是妙龄中的女子吗。
总觉得,古代的日子,过得细致,过得慢,过得有趣,细细想想,原是古人们十分重视一年中的每一个节日和节气。
早春有个元宵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仲春有个花朝节”微风细雨酿春朝,红杏枝头渐放娇。不惜苔痕黏绣履,金铃亲自繁花梢”。仲秋还有个中秋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年的日子,就这个一个一个的等待和期盼中度过,自然是有趣而精致了。
就是那须眉男子,也要在这一天摘朵花儿,插在鬓间,东坡老先生,就在《吉祥寺赏牡丹》中说: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而永和九年的那场雅聚,觥筹交错之间,一篇流传千古的《兰亭序集》就诞生了,也可见,花朝节也不单是女儿们的节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