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学过一篇古文,清代文学家袁枚的《黄生借书说》,文章旨在勉励黄生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而发奋学习,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贪图安逸。具体的内容早就不记得了,但从此深深地记住了一句话:书非借不能读也。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一个人因为没钱买书而只能向别人借书来读,但是正因为书是借来的,想着还要还给人家,所以才更会抓紧时间去读书,这要比那些只买书而不读的人强多了。一直以来,都觉得这句话非常有道理。
可是,不知从何时起,我却越来越发现这句话对我无法适用。对我而言,只有把书买回来,郑重地在书架上给它们找好位置,然后才能安安心心地读下去。这可能会给人一种假模假式的浮夸感,但之所以这么做,我也是有自己的原因的。
其实,现在城市里的图书馆都很完善,尤其是我还是大学老师,各个大学的图书馆也是近在咫尺,各种资源垂手可得,根本没必要买书。可事实上,图书馆我很少去,书店是不去不行。
虽说借来的书会因为归还日期的限定增加人的紧迫感,因此才能提高效率抓紧读完,但是我恰恰无法适应这种读书还要被催赶的气氛。所以,对于紧迫感可以提高阅读效率的说法我持保留意见。
我希望读书的时候除了“读书感”和“享受感”最好什么感都没有,不要有任何杂念,喜欢就读,不喜欢就不读,心情好就多读两页,心情不好少读两页。在这种自由愉悦的气氛中,也不见得效率就不高。
另外,人的心情每天都会不同,脑力的使用情况也会有阶段性差异。对我而言,读书不光是跟兴趣,也是跟心情和脑力紧密相关的一件事。
具体来说,比如我很喜欢推理小说,如果是借书,借书的那一刻可能很想读小说,可是说不准借回来还没开始读,却发现这两天突然不想读或者读不下去烧脑的小说而是更想读一些感性的散文放松一下。但是因为是借来的书,还没读就到了归还时间会忍不住让人产生自轻的感觉,这样一来自己一下就被读书这件事绑架了。
然而如果是买来的书就不一样了。今天买回来,突然不想看了,那就让它在书架上静静地等上一段时间,谁都不用催谁,有缘的日子就在某个没有计划的时刻自然而然降临了。
我的书架上也经常摆着一些没有拆封的书,就是买的时候很喜欢,可是买回来之后又被其他书吸引了,没有马上去读。这算不上是浪费或者移情别恋,因为那个重续前缘的moment总会不经意间就到来了,大概读书也是需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
其次,我看书还有一个习惯,并不是一本看完了再接着看另一本,按部就班,而是通常几本不同类型的书同时展开。有时在看一些偏理论的比较难懂的书的时候,看不到二十页就会跟不上,必须停下来反思一下看过的内容。而这种反思也不一定是就要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地冥思苦想,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暂停,然后再重新去读,或许就会领悟到之前没有看懂的东西。而在暂停的这段时间,去读读其他类型的书作为调节,会给人一种劳逸结合的感觉。
所以我经常会一本书还没读完就开始另一本书,在两本书之间轮流切换,而且切换的时间点很难固定。这种习惯也是需要自己买书来支持的,借书很难保证这种随心所欲。
最后,一说到“买”字,就得谈钱。古人黄生是因为贫穷没钱买书所以才要去借书来读,想来也是略有遗憾。而几百年之后的现在,随着物价的飞涨,普普通通收入的我,只有走进书店,才觉得自己是个“有钱人”。往往买了一堆拎都拎不动了,一结账还不到两百元,真的是物美价廉。想想看,现在买什么东西还能有如此高的性价比呢?所以,虽然也是“买”,但“买书”的话咱就不谈钱了。
有朋友问我说与其买书还要跟着买书架那么占地方,为何不试试电子书呢?我也有过这种想法,但到目前为止还是倾向于纸质书。
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最大差别就在于有形和无形。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无形的东西流动的东西太多太多。比如我们会经常感概,现在记忆力根本不那么重要,不懂得不记得的东西直接上网一查,什么都有了。这是时代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但是我也常常会因此而觉得空虚。
网上的东西或者电子的东西是无形的 ,虽然我知道不论什么时候去查,它们都会出现,但还是会感觉那些东西一直都在流动着,无法抓在手里。所以,那些占地方的纸质书,就是以一种实物的形式帮我填补这种空虚。每当空虚感强烈的时候,也是我买书最多的时候。
我写公号这一年多来,最受欢迎阅读量最多的文章往往是那些书评和荐书文,可见大家也都是爱书之人,所以才有了想要交流阅读习惯的想法。
其实不管是买书借书,纸质书电子书,只要能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就算没有辜负自己和这本“书”之间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