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几大科技巨头根据自己擅长的领域迅猛发展:腾讯占据游戏和社交市场,而阿里巴巴则将电商作为自己展宏图、创大业的根基。
然而,腾讯旗下的王牌应用“微信”(WeChat)看到了移动支付和线下服务的增长潜力,准备进军零售业——阿里巴巴的“固有领土”。
特别的是,微信里的“小程序”(mini programs)为商家带来了销售产品的新方式,例如将“拼团”的链接分享到群聊(chat groups)里,邀请朋友入团。微信小程序是一款无须下载即可使用的轻型应用,能够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包括打车、送餐、直播和购物。基于微信提供的社交网络,品牌方和商家可以轻松触及9.8亿名月活(monthly active users)。
腾讯表示,这款发布仅仅一年的产品,已经拥有了1.7亿日活(daily active users)和58万个小程序。
小程序有多大商业潜力?如果你问我这样的问题,我不会给你答案,我也给不出答案,很惭愧。我不给答案的原因是,小程序未来到底怎样,现在说也不知道。包括微信团队。
微信团队 过去一年里,在小程序上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注入了太多思考。就跟硬币一样简单。真正合适的做法是,去找几个小程序体验一下,动手尝试做一下。
公众号区分了订阅号和服务号,但服务号留下了太多问题,到现在看,可以说是个错误,但这个错误反而启发了小程序(应用号)的出现。服务号无法完成的事情,可能交由小程序完成。在这一点看来。小程序的想象力起码比服务号要大,这是基本面。
小程序的另一层的价值在于激活并开启更多应用场景,无论是线上场景还是线下场景,有一个新的产品可以用来尝试,我想一些技术和产品会为此感到兴奋,也会有人不以为然。变革到来之前,基本如此。
有人说小程序没戏,因为没有流量刺激。我看到的是,有流量刺激的新事物基本都很快消亡了。如果不是用户需求激发的产品,再多的流量灌进去也会有问题。流量刺激的另一个坏处是,会招来太钻空子的玩家,这些到处找流量红利的人对任何一个平台都不是好事。
我想奉劝大家的是,不要再等了。互联网进行到现在,从来没有一个机会是等出来的,先做了再看。
我看到有一些百度的人在哀叹 《直达号》。恕我直言,百度当初做直达号可能是一个好的想法,不过,百度一没有账户体系,而做不好面向开发者的后台工具,最终这个产品没有多大声响是正常的。不必哀叹,直达号初衷没有那么大。
面向开发者友好的开放平台才会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像百度以及更多大公司,后台界面一个比一个垃圾,不知他们那么产品经理都干嘛去了。
微信明面说不会为小程序分配流量,也不会有所谓的流量红利。可实际上呢?附近的小程序,关联500个公众号,首页直达的入口……你说小程序没有流量红利?呵呵,骗小孩吧?
主流电商平台纯流量运营的策略已经几乎失效。传统电商平台无一例外都是流量运营的思维,所以运营的核心是把流量导入到自己的独立APP上,但是今天的状况就是移动红利期结束的背景下,微信的几乎占据了用户使用手机90%以上的时间,因此即使在高预算砸广告的情况下,这些平台在app的装机量方面仍然不尽人意,且空间很小。
因此,除阿里以外各大的电商平台都开始寄希望于推倒重来,诸如在小程序上搭建一个全新平台作为其电商入口,诸如美丽联合与京东合作并于最近上线的小程序微选。
微信即将从应用程序变成一个操作系统。在PC时代早期,谁占据了操作系统的霸主,谁就掌握了主导权,于是微软当仁不让。到了互联网时代早期,谁占据了浏览器,谁就掌握了流量,于是谷歌超越微软成了第二代霸主。
而到了今天,当年谷歌击败微软的的一幕似乎又要在移动端发生,从微信群、公众号、小程序的发展,使得这个社交APP的可挖掘空间随着流量和用户时长的变大而无限扩张,以至于短短1年时间,仅以小程序为例:2017年上线以来据不完全统计版本迭代达32次之多。
甚至在今天尽管小程序已经完全具备了一个独立电商平台APP所有具备的全部功能的情况下,它仍然没有停止版本和新功能的推出,且电商只是小程序应用中一个非常渺小的细分,而游戏、娱乐、阅读、工具等等一系列能够让用户留在微信上消耗时间的东西作为小程序的发力方向目前还没有完全爆发出更大的势能,但这对于传统APP,尤其是对于quick in-quick out为典型用户行为为主的电商购物类APP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灭顶之灾。
羊群效应已经发生。诸如当年在争议中起飞的淘宝网,和今天同样争议中起飞的拼多多那样,打消电子商务、社交电商是否为伪命题的说法则必须以事实说话。于是基于不同时间节点,诞生于不同网络环境下,同样采取低价量贩起家的上述平台都用行动证明了可行性。因此,在打消伪命题的顾虑之后行业必将诞生第二第三个“淘宝网”、“拼多多”。毕竟0到1是质变,1到10则是量变。空前庞大的增量市场,近乎免费且又无限的流量,社交电商如今只是露出了冰山一角,好戏远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