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人生最重要的是未来。家长教孩子养成好习惯,是对他们长大有益;学生们去学校学习知识是为了将来能够找到工作。记得小时候,家里买了什么好吃的,永远不能一次吃完,每天只能吃一点点,这样才能吃得长久一些。也许这是受农耕社会的深远影响,那个时代的人们靠天吃饭,未来是不可信也不可控的,所以每一个今天都需要为明天准备。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是无可厚非,几乎人人都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样的话深信不疑。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开始发生转变。爱默生说:我们对未来有种种期许,却从未真正活过。于是“当下”这个词开始流行,与此相关的说法还有 Carpe Diem/ Seize the day,以及 Mindfulness。
李白的诗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散发弄扁舟”,“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是对「活在当下」的生动写照。
朋友圈里经常看到对「活在当下」的感慨。
谁都觉得这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那么大家又是如何来理解这种状态呢?
有人认为应当及时行乐,因为李白都说了今朝有酒今朝醉嘛,那这岂不是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矛盾了?
有人说就是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我怎么觉得这有点像在说某一种家畜呢?
有人把它当成座右铭,好像有了这四个字附体,就能心安理得地自由,潇洒……
这么看来「活在当下」好像被局限了,被曲解了。它不应该是懒惰的避风港,享乐的挡箭牌,更不是为所欲为的免死金牌。
丰子恺在《不宠无惊过一生》中写道: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他描述的“不乱,不困,不畏,不念”,就是专,专注当前的念头,即是活在当下。这与心理学的个核心概念 Mindfulness如出一辙。专注当前的念头,说白了就认真,这不是很简单吗?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却很少。
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曾经对全球18-88岁之间的2250名志愿者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人们一天走神的时间竟然占到清醒时间的46.9%,也就是说一天一半的时间都没有认真。
引起走神的原因有许多,对于未来过于关注而引起的焦虑、紧张不安、压力、烦恼,对于过去过于关注引起的愧疚、后悔、悲伤、怨恨、痛苦。
从这些词中可以看出走神的时候幸福感是很低的。因为痛苦、恐惧、焦虑等情绪强迫注意力转移到错误的方向,不在发挥预期的功能,精神能量也窒息了。这种内在失序的现象叫做“精神熵”,它会导致自我解体,使效率大打折扣。这正好印证了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浑浑噩噩的生活最不值得过。
只有在不掺杂其他动机,专注当下念头时,才能学会做一个比原来的自己更复杂的人。选定一个目标,投入全部的注意力,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觉得乐趣无穷,一旦尝到这种快乐,我们就会加倍努力重温他的滋味—自我成长就这样开始了。
前一阵子儿子痴迷于还原魔方,每天晚上自已一个人在房间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甚至想起来活动一下时,发现腿已经麻了。有一次,我在一旁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发现他仿佛完全脱离了世界,完全沉浸在与魔方的互动当中。面部表情时而凝重,时而放松,每当还原成功都会深深吸口气,然后休息一下,打乱了继续还原。看到儿子的状态,我仿佛醍醐灌顶,这不就是「活在当下」的状态吗?
再反思一下自己,上班的时候想陪孩子,陪孩子的时候想玩手机,一直处在一种内在失序的状态。
曾经看过一句话:幸福是你全身心的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的程度并由此获得内心的秩序和安宁的状态。
我想「活在当下」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它不是固定的,而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它经历了过去的困惑,了悟了未来的艰难,它连结了时空,也连结了宇宙。就像一颗种子,从土壤中汲取养分,从空气中获取养料,从阳光中得到动力,把杂乱无章的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结合起来,变成颗小草或者一株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