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看得一头雾水,但同时又推荐给了一位总经理看,当下他就决定为生产部门的人每人买一本。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究其原因,因为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没有相关经验的人看起来如同天书,如果有经验并有相关需求的人会觉得这本书非常值得一看。
何谓TOC,由两个因素构成,一一个是生产改善方法,另一个是以变化为目的,是思维流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这本书用了许多篇幅在讲第一个因素,先用导入了一个具体的实例,即在生产中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标。就因为这一章,才让我失去了读这本书的兴趣。其实,作者已经在深入浅出的讲这个原理,只不过没有相关经验,理解的难度才更大。
但,其实各种道理都是相通的,就算没有任何关联,究其本质,都会发现隐藏的曲径通幽之处。TOC旨在发现生产中的问题,提高有效产出,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书中的案例,当管理者发现运营成本高于效益的时候,最初采用的方法是裁员,减少运营成本,从而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个方法,在当下各个行业都会被用到。零售业也是如此,2014年行业发展前景不佳,许多零售商都用裁员抵御寒冬。书中的管理专家却并不赞同这个方法,裁员制标不制本。他建议从提高有效产出入手,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从而达到提高有效产出的目的。如果在实际管理中遇到类似的问题,这本书的解决方案无疑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也总在想,这样一本生产指导书,对其他行业有没有借鉴作用呢?肯定有。
就拿零售业来说,提高有效产出也是当前强大竞争环境下的一个重要解决手段。怎样提高有效产出?可借用书中的方法,先找到制约提高效率的瓶颈,然后再根据瓶颈制定方法和措施,而不能用裁员这样短评快的方式粗暴的解决了之,就算缓解了当时的困境,也不利于企业长久的发展。
关于TOC的第二个因素,本书略有提及,是一个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方法。因为叙述略微简要,看了一遍后还不明白其中关连的逻辑关系,看着画出的架构,想是类似于思维导图,由一步推导出另一步,也有多个结点,每个结点分析后汇合,这个方法有助于理出清晰的思路,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同时也助于找到解决方案。可能有人会说,不画出架构图,照样能找到问题和解决方案,但这样理出的思路难免有遗漏之处,会给后面的工作带来更大的障碍和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