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然看到这篇关于认知水平的文章,仔细阅读回想节日经历的一件事情,更系统的解释了人们为什么会犯这样错。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越有限,其想法就越单一,越缺乏判断力,人就会表现得越固执。
事情经历大概是:家里老人年龄在八十多岁,因为子女常年不在家和身边照顾老人,陪老人说说话,吃吃饭等原因,就再外面说子女的怎么不孝敬老人。而听到这样的话的旁边人没有深入了解情况,以讹传讹并对他子女横眉冷对。子女知道后就更不想不通为什么原因,不知道怎么更子女父母相处。我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在他们家人聚会的时候我去坐了座。通过观察得到的结论就是:老人没有与时俱进,在今天的社会每个子女都承担了不同的责任,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天天见面和说话;子女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共同存在的问题不知道怎么把爱和关心怎么表达出来,因为原来家里父母孝敬老人我们看到的都是问候一下需要什么不,需要我就是给你添置,更多时候是物质上的关心,而精神上的关心很少。
所以结合认知水平的分析:
老人在过去的岁月里接受的养儿防老和家里幸福团聚等传统的家庭观念,过去孝敬对父母的孝敬也是物质上的满足,因为那个年代组织匮乏,现在自己老了需要更多精神层面照顾,而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只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她们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和去适应。还是按照原来的思维来要求自己的子女,但是时代不一样了,为了家庭能够跟上时代的节奏,必须背井离乡。所以她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去考虑子女的实际情况。为什么我只说了精神层面上的问题,因为老人现在物质上儿女和自己一切准备得比较好,还有就是我在她身边明显能够感觉到她需要人陪她说话,需要人理解她的现在需要什么,我在那样的环境不知道怎么跟她聊天,同时害怕她聊一些不合适的话题影响家庭团结,还有就是我自己也还在判断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当时我是纠结的心情,现在是内疚的心情(因此想把事情记录,分析一下以应对后面的可能出现的事情)。
子女方面,爱的正确表达不对,还是需要学习多跟家里父母多说话(这方面自己也有很多不足,需要改进。),老返小的就是需要两方面的照顾物质和精神。精神上的照顾这个方面话题和怎么做得更好需要多学习,让老人不要感到孤独,虽然孤独是必然的,但是慢慢让老人适应和应对孤独,需要子女陪伴。
关于养老和孝敬父母的话题是以后很长时间不可避免或者说我们都会经历的事情,我经历的这件事情只能够是比较特殊的问题,从事情本来来看都暴露了双方存在认知水平的偏差(是同时代相比较)。所以认知水平需要我自己也随时提醒自己。
个人构念即由个人过往的见识、期望、评价、思维等等所形成的观念。当遇到相同或者相似的场景时,一个人的脑海里便会呈现出他以往的经验来对该问题或者场景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