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
- 公司亲子社团邀请某心理咨询师金牌讲师来分享亲子讲座。
- 金牌讲师xxx,Google了一下,不好意思,没有查到,但是并不影响讲座的效果。
- 讲座现场,男士远远多于女士,说明了大家尽管工作都忙,但是都是好父亲,也都应该是亲生父亲。
2. 内容
讲座的内容围绕下图开展:
2.1 夫妻关系
本来以为会大篇幅讲亲子关系,答疑解惑的,但是老师开宗明义,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这是安全感的来源。
夫妻关系好比土壤,孩子是种子,肥沃的土壤才能孕育苍天大树,和睦的夫妻关系更能培养健全心理和人格的孩子,孩子在其他方面(比如学习)也更有可能优秀,这个比报各种培训班可能更重要。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对她的这个理论,我持有怀疑态度,但是这年头谁家小两口不闹点矛盾,听听也没什么坏处。
男人与女人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老师从生理和进化两种角度来阐述男女的不同:
男人更理性,注重结果,空间感更好,等等;
女人更感性,注重细节,颜色等,
诸如此类,这就造成了在很多问题上的认知偏差,比如女人打扮了一下,男人有可能确实难以发觉,这个并不能说明男人不在乎女人,而可能就是生理结构上决定了男人不善于发现这些细节。类似的问题,也能让夫妻双方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多一份包容,减少矛盾的发生。
这些理论来自一本书籍《荷尔蒙的战争》。
爱的5种语言
这个也是来自书籍《爱的5种语言》,碰巧我也看过这本书籍。
从技术角度分析,那就是频率要对上,才能引起共振;从战术角度分析,那就是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怎么来理解呢?你需要知道对方爱的语言,也要知道自己爱的语言,这样相互才能提供最需要的爱,相处起来也更和谐和美满。举个例子吧,比如你明明很渴,需要的是水,而你的妻子却一个劲的把自己省下来的馒头给你吃,对于你来说你并不需要馒头,对于你老婆来说这是她省下来的反而还不领情。
5种语言如下:
- 鼓励和肯定;
- 肢体抚触;
- 礼物;
- 精心时刻(仪式感);
- 为对方做事;
可能每人都会有这5点中的几点,排好序,按对方最需要的爱的语言来表达,生活才能美满。
2.2 亲子关系
第二层关系是掌控力,要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这个过程讲得有点少了。
讲了几点如何给孩子制定规矩:
-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成人的300倍,不能双重标准,比如不许孩子玩手机,自己却在玩手机。
- 达成共识。这一点很重要,比如老人与父母需要达成共识,哪些规矩定好了就不能破坏,坚持去做到。
3.解释规则。让他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比如不让看电视,为啥不让看,不让长时间玩手机,为啥不让玩。
4.及时兑现。这里的及时兑现指的是奖励和惩罚都要及时。
5.一致性。定好的规则规矩要前后都坚持,保持一致,比如答应每天看5分钟电视,不能因为今天心情好,让他看半个小时。
6.柔和而坚定。这个指的是在批评和指责的时候,柔和是需要我们去照顾到他的情感需求,比如父母长辈都是爱他的,都是相信他的,坚定指的是在错误和原则问题方面不能妥协。举个例子:如果想要东西撒泼打滚了,抱他到屋里先让他哭,也不需要打骂和吼叫,不哭了后抱抱他(照顾到情绪),解释能给的会给,不能给的为啥不会给,不能因为哭闹就让步。
第三层关系是社会性,培养孩子的目的是要送到社会上去,所以需要创造各种条件去锻炼他,比如群体活动,比如及早的参与家务等等,讲得内容也偏少。
关于亲子关系的内容,讲得偏少了。我个人认为教育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可能三言两语也讲不了什么。
3. 总结
很有收获吗?听完讲座后,我也想过这个问题。
至少让我从某些角度去反思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有收获的。
不过,对于这些理论我是持有怀疑态度的,我觉得这些都是套路。这次培训的理论,基本上来源于两本书籍《荷尔蒙的战争》《爱的5种语言》,讲师负责提炼这些观点,再结合自己接触过的实例,甚至也有捏造的实例,声情并茂的讲解出来。然而,这些理论一定就是对的吗,我们所接触到的很多信息,远远不是源头信息了,都是二手,三手,甚至四手的信息,经历过一波又一波人的翻译和解读。典型的就如10000小时定律一样,经不起考究。尽信书不如无书,大体的方向是没有问题的,也能启发人思考,但是还是需要提醒自己不要盲从。
有句话说“道理都懂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是因为逃离了实践,按王阳明说的“事上练”,在做事的过程中去摸索去思考,才能真正有所得。懂得了这些道理,那就慢慢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