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人们眼里活力满满的蛤蟆先生突然有一天抑郁了,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小伙伴们看到他这个样子十分痛心,便介绍他去看心理医生,在心理医生苍鹭的帮助下,蛤蟆先生逐渐拨开云雾,勇敢的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重获新生。
这本书是英国畅销20多年的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作者是罗伯特·戴博德,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书中用了《柳林风声》中几个可爱的主人公,将心理咨询和心理学知识娓娓道来。
01
蛤蟆先生属于讨好型人格,他在童年时就一直受到父亲的打压和批评,所以他一直都在寻求别人对他的肯定,他甚至说,“大家对我生气时,我就会不自在,只要能让他们重新喜欢上我就行”。在苍鹭的引导下,他发现自己一直处在儿童的自我状态中。
什么是儿童的自我状态呢?
在儿童时期,孩子有一些基本的情感,比如开心、愤怒、悲伤和恐惧,但在外界环境下,尤其跟父母的相处之下,孩子会基于目前的状况学习对自己的基本情感进行调整,让自己更好地适应目前的环境,孩子从自然型儿童变为了自适应儿童。
比如一个孩子面对父母对他的批评,他的自然情感是会愤怒的,但是如果父母长期的批评他并且不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愤怒,那么孩子就会开始自适应这种情况,把自己的愤怒隐藏起来,反之开始取悦父母,对父母顺从、依赖、道歉。对于孩子来说,他会对父母感到愤怒,但也会因为这种愤怒而产生内疚,因为他觉得父母是关心他的,他怎么能为这种关心而生气呢?这时候只能牺牲自己的情绪。
但是这种情绪并不会消无声息地消逝,它会变成另外一种怒火,这种怒火看似没有什么攻击性,比如撒泼、任性、怄气、郁闷、拖延、厌烦等,会耍一些小孩子脾气,回到小孩子的状态,但最严重的会变成抑郁,他会觉得别人好,而我不好,对自己产生深深的厌恶,觉得别人的不快乐都是源自于我,觉得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没有价值的,甚至会选择自杀。
02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气愤吧,明明是父母的不对,为什么要孩子承担呢?是的,但是对于这种类型的父母,他们绝大多数是不觉得自己有错的,因为他们处在父母状态里。
不是只有当父母的才会处于父母状态里,平时那些乐于说教,喜欢挑剔别人的人可能也处在父母状态中。处于父母状态的人包含了从出生起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作为生活的评判标准。他们居高临下的指责别人,当别人发生一点小错的时候就会勃然大怒,他们决定我好,别人不好,想让他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为自己付出代价。处在父母状态的人不但挑剔别人,也可能挑剔自己。
03
儿童状态和父母状态都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那什么状态才是正常的呢?那就是成人状态。
成人状态是基于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做事,他思考的是当下的情况,根据事实来决定应该怎么做。
儿童状态和父母状态虽然都不好的状态,但是处于这两种状态的人却都很轻松,都几乎按照自己状态下的行为模式来做事情,比如当自己跟对方约定好时,对方爽约了,儿童状态的人会自然而然地想,是不是我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对方生我的气了,所以不想来见我,而父母状态的人则会非常生气,大骂那个爽约的人。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行为习惯做事,而不经过深入的思考。
而成人状态不同,成人状态的人会认真地分析对方爽约的原因,理智地进行思考,再作出下一步的行动。虽然这个相比另外两个过程更为艰难,但是也能学到更多东西,并且自己的内心也处于更为平和的状态。
04
根据书中心理医生苍鹭的描述,孩子在4、5岁左右会因为两个问题而决定自己的一生,第一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我好么?第二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待他人的,他们好么?
由这两个问题引出了人生坐标的四象限,即“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和“我好,你也好”。
处于“我好,你不好”的人,站在权力的至高点,把惩罚和斥责别人当成已任;而处于“我不好,你好”状态的人,则会处于低自尊状态,认为别人什么地方都比自己好。
我们童年一旦决定处于什么样的模式中,那么后面就会无意识地坚持这种模式,这些态度和观点成为了我们为人处世的底层架构。也就是说,在后面不刻意改变的情况下,一个人的童年模式将决定他的一生。
看到这个观点时,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我出生在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父母对我也算比较宠爱,但唯一让我不舒服的是,母亲对我比较严格,有很多事情只要做的她觉得不满意,她就会批评我,在我的童年里,我听到的批评远远大于表扬,即使遇到了少得可怜的表扬,母亲也会在后面加上一句,不要骄傲,还有很大的差距呢,继续努力。母亲的严格让我养成了很多好的习惯,但是也让我慢慢变得敏感、自卑,害怕别人的眼光,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等上了大学,取得一些小小的成就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并没有那么差,开始逐渐自信起来。
如今,我自己也有了孩子,她可爱的笑容就是我心里的那个肉尖儿,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愈加觉得,教育是父母的必修课,小小的孩子那么全身心的爱着父母,依赖着父母,他们多么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呀。但是如果父母本就是一个不在成人状态里的人,或高高在上满是斥责,或任性、依赖,自己就是个孩子,父母在用来自原生家庭的、自己不能控制的情感来对待孩子,只会让无知毁了孩子。
如果家长不能很好的治愈自己的童年,那么很可能,你的孩子也要用一生治愈童年。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有机会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最好的办法,先从了解自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