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小说,就像做了一场梦,梦里所有角色都快速的由出生到死去,各不相同,却又都是雷同的命运。关于童年,关于成长,关于父母,所有的这些,让读者都能找到一些场景对号入座。我们默声在心底念到,这就是我啊。然后,我们陷入一种盲目的回忆,好像知道了自己的某些症结,却还是拿不准需要的准确药方。在书中通过旁人清理莉迪亚的遗物,提到了莉迪亚读的一本书——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在《喧嚣与骚动》里面的主角曾说过“我并不是现在存在,而是曾经存在”,这句话不仅是作者在向福克纳表达着自己的崇敬,而且实际上也是这本《无声告白》所要告诉我们的全部。
这个故事,是一种告白,也是一种告诫。
一、
只要我们来到过这个世界,就不会一下子消失。当你离开的时候,也许不会一直都存在着,但至少已经和你建立联系的人,就会留下永远无法磨灭的痕迹。在故事的最后有这么一段:
“现在,他们已经完全理解了她,明白她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会常常想起她。比如,在玛丽琳拉开莉迪亚房间的窗帘、敞开橱柜、拿下架子上的衣服时,会想起她;某一天,他们的父亲来到一个派对上,他头一次没有先迅速扫一眼房间里的那些金发脑袋,这时,他想起了她。当汉娜站得更直、口齿变得更清晰时,会想起莉迪亚;某一天,当她用一个自己熟悉的动作把头发拂到耳朵后面时,会突然意识到,这个动作是从莉迪亚那里学来的。还有内斯,当学校里的人问他有没有兄弟姐妹,他说“有两个妹妹,其中一个不在了”的时候,他会想到她;某一天,当他看到那个永远留在杰克鼻梁上的小凸起,想要轻轻地用手指抚摸它的时候,他会想到莉迪亚。很久很久以后,在寂静的太空中俯瞰蓝色的地球时,他会再次想起他的妹妹,在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他总是想起她。尽管他还没有意识到,但这个习惯一直在内心深处召唤着他。将来发生的每一件事,他想,我都愿意告诉你。”
莉迪亚就像是风,轻抚着吹过每个人记忆缝隙,她不断的出现,以她在他们各自心中最后的影像出现,其他人都在变老,而她却不会。她像是获得了一种短暂的“永恒”,虽然其他人也会逝去,只是她先走一步而已,其他人也会挣脱肉身的牢笼,只是她挣脱的快了一点而已。
二、
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戳中了那些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痛处,在有了更深的体悟之后,也当做是给我们以后生活的一种告诫。
当我们纠结于每一件事情的是非对错的时候,总是会活的很挣扎。因为,不同个体会有不同角度去看同一个问题,“正确”的标准也会各不相同。就像这部小说了,主角的父母,主角父母的父母在某一件具体的事情上,总会预设了一个“正确”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他们自身在成长中、经历中得到的“宝贵”经验。然而,正是这个标准,成为了所有矛盾的根源,也是莉迪亚坚定的走向湖心的根源。
玛丽琳不仅愤怒于自己母亲给她的标准,更甚至愤怒于她母亲人生的渺小。而当她清理母亲的遗物时,发现她母亲所有需要她去“记住”的只有那本烹饪书,那本画满了母亲的“标准”的烹饪书。可以想见,玛丽琳也曾度过了一个活在母亲“标准”的童年。
当玛丽琳给莉迪亚定下“标准”的时候,她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做着和以前母亲相似的事情。莉迪亚看似更能忍耐,更能体谅母亲的感受,实则更敏感,更脆弱。只是一直到莉迪亚死之前,莉迪亚都还没有到那个敢于愤怒的年纪,或者说没有到敢于表达自己愤怒的年纪。
当我们自认为了解了一个人的时候,那毫无疑问的都是一种错觉,哪怕这个人是你的父母,是你的儿女,是你最亲密的人。书中充满了各种戏剧性的剧情,糅合了各种道德边界上的情节,有些让人觉得荒诞不经却又那么现实,触手可及却又不那么真实。且不说有着东西方文化巨大差异的詹姆斯和玛丽琳夫妇,就算是同为兄妹的莉迪亚和内森,或者作为邻居加同龄人的内斯和杰克也都无法去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像是横亘在人与人之间永远有一层看不见的膜。我们没有办法去消除它,但是却不能忽视它。
我一直以为,对于一个人而言,用来衡量对他的尊重和喜爱的程度,并不是已经了解了他的多少,而是不断了解他那种渴望的强弱。实际上,没有人懂你并不最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要懂你自己。
最后我用前几天看到的一段尼采说过的话来结束:
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
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
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
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
而是你不懂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