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以来,我一直好奇一件事:春节前夕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宣传片《啥是佩奇》形成了一波强有力的刷屏传播,但影片正式放映后,票房却惨淡得令人不忍直视。从触达率来说,这广告的效果是无可置疑的,但为什么转化率这么低呢?该怎么评价这个广告呢?
这个问题,直到我看了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文案爆炸:轻松写出打动人心的销售文案》一书,才恍然大悟:《啥是佩奇》虽然拍的好,但从文案创意的角度来说,其实是一个大大的失败。——当然,《小猪佩奇过大年》票房遇冷还有别的因素,但不影响这个判断。
《文案爆炸:轻松写出打动人心的销售文案》一书的作者赵慧是实战派营销策划人,拥有9年品牌营销从业经验、180余家企业营销策划咨询经验,曾创广告投入和产出比超过1:8的记录,推出过《文案进阶》《女性营销》《你的文案值百万》《医疗美容+互联网营销》等课程。
作者坦承,她没有进过4A广告公司,没服务过世界500强,不会讲太多名词、概念,但她的强项在于是一个真正的实践者,一个靠文案卖货生存的人。她做过员工,做过管理,自己也曾做过老板,后来进入咨询行业,接触过几百位老板。她懂得老板的焦虑,也懂得文案人的迷茫,所以她敢说:“你现在遇到的问题我都曾遇到。我知道怎样通过文字的力量,改变初入行文案的成长轨迹,怎样将文案落地,真正为销售服务!”
作为文案,《啥是佩奇》失败在哪儿?
本书第三章《看了你的文案,用户很感动,然后在别人家下单了》,专门分析文案创意中类似《啥是佩奇》这样的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看了《啥是佩奇》,用户很感动,然后都去看《流浪地球》了呢?”作为实战派文案创作者,赵慧指出,这样的文案“出发点就错了,唤醒了错误的情绪,将用户引导到了一条相反的道上,跟你原本的目的背道而驰了”。当然作者不是针对《啥是佩奇》说的——写这本书时还没有《啥是佩奇》呢——犯这种毛病的文案有很多,例如这一条房地产商给最新推出的海景房写的文案: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估计文案创作者写下这句话,就把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用户也很感动,于是跑去网上买了机票,“说走就走”,追求“诗和远方”去了。
作者分析,这种尴尬现象的产生,关键在于文案创作者没有搞清楚自己的最根本的职责。文案创作者不是作家,而是销售!作家只要用文字调动情绪就可以了,销售却是要让用户在感动之后,花钱买我们的产品或服务。
因此作者强调:“不以营销为目的的文案都是耍流氓。”对于文案创作者来说,没有转化率的创意毫无意义。在营销这个终极目标面前,任何创意都必须让行。很多文案创作者都是出身文艺青年,很喜欢这种感性化的文字,也喜欢用这样的文字去感化用户。然而大量广告投放出去,转化率极低。像这种情况该怎么破?
作者指出,文案创作者需要反省:用户看到我的文案后,第一反应是什么?显然,用户看了“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直觉是不能再这么待在家里了,得去看看“诗和远方”,而不会第一时间就想到,买了海景房,就看到了“诗和远方”。《佩奇是啥》在春节来临之际,挑动了中国人乡愁这个大话题。但这样的大话题,显然不是看一场电影所能解决的,所以人们干脆无视了。用本书作者的话说就是,“坑太大,填不上”。
实战派,只讲干货与案例
实践出真知。《文案爆炸》这本书与学院派作家写的书不同之处在于,不贩卖概念,不掰扯理论,只讲干货和案例。
关于用户思维,本书指出,虽然大家都知道做文案要考虑用户,坚持“用户思维”,但做文案首先要做的是选择谁是你的用户。如果找不到精准用户,就别谈“用户思维”;反过来,用户越精准,需求越强烈,变现能力就越强。
关于找痛点,本书指出:“痛点是一切营销的撬动点。有痛点就有市场。”但如何找痛点呢?所谓痛点,就是让用户抱怨、不满,让用户感到麻烦、不解决问题就如坐针毡的一个点。人们的痛点大多出于恐惧,而恐惧是由于未知和不确定性。作者提醒:“你认为的痛点,未必是真正的用户痛点。”真正的痛点是那种周期性的阵痛,甚至一触碰就痛的点。痛点有这样几个特点:
1、痛点必须是高频率的;
2、痛点必须是你的产品刚好能解决的;
3、痛点必须是与用户切身相关的痛点。如此,我们就有机会将这种痛苦放大。当不改变的痛苦大于行动的痛苦时,消费才会发生。
在实战中,作者建议要“记录常用痛点”,从很多扎心文案提炼了关键词。她提炼的关键词包括买房、赚钱、单身、爱情、友情、胖、加班,这些词出现的频率最高,因为它们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
关于蹭热点,本书指出,热点当然可以蹭,借势行业热点、社会热点,是一种必要的营销技巧。当大家都在关注一件事情时,你的发声也更加容易被关注。但是蹭热点不可盲目,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三观要正,节日类、赛事类、娱乐类、行业类这样的新闻,尽管放心大胆地蹭;但对于时政类、灾难类、负面类的热点,就需要谨慎了。一旦三观不正、无原则、无底线发声,就会赚了流量失了民心,对后期的推广很不利。当然,在今天,蹭负面热点更要谨慎,蹭不好,账号都死翘翘,如“二更食堂”。
2.节点要准。对于突发热点,速度越快越好,错过了事件发生的黄金24小时,也许效果就会差很多。
3.文案与产品,要有一样的调性。要选择符合品牌一贯主张的热点去蹭,让“热点”本身也变成品牌的一个载体,来承载原本就有的品牌文化。千万别被热点带偏,也别被别人的成功带偏。让热点将不符合品牌的调性煽出来,无异于丧失了品牌的个性。
《文案爆炸》书中有大量类似这样直击文案写作痛点的干货,文案创作者可以自己去发现,定会让你惊喜不已。
怎样用文案思维写好自媒体文章?
我不是文案工作者,但正在业余学习自媒体写作。正所谓“触类旁通”,捧读这本书,我发现这本书不仅对文案创作者有效,对于自媒体写作者,也大有裨益:这本书其实也是一部很好的自媒体写作教程。上面说的找痛点、蹭热点等文案创作诀窍,其实不也是自媒体写作的诀窍吗?在第八章,作者很贴心地指导读者如何写好各个类型的文案。其中关于微信公众号,作者总结微信公众号上写哪些内容更容易火:
1.提出颠覆性认知,满足人们求异的需求。热点人人都在追,但那些具备典型自媒体体质的、会玩的人,总能打破思维惯性,提出颠覆性认知,并且有理有据,让粉丝一呼百应,如《好身材大多是睡出来的》《会哭的孩子没奶吃》等,光题目就足够吸引人、让人移不开眼了,当然内容对真相和深度信息的呈现也必不可少,能广为传播的公众号文章体现的观点都是:不随波逐流,要引导潮流。
2.紧跟热点,独特观点切入,满足人们爱围观的需求。精明的自媒体大V在追热点的时候,都保持了一贯的调性,并有一套自己独到的见解,如三联生活周刊在文章中提到“旅行青蛙能给人一种社交安全感”,观点新颖,成功引发围观。
3.薪水、房价等扎心话题,戳到用户周期式痛点。《曾经我们有诗和远方,现在我们只想买房》《为什么你的年薪,只是别人的月薪?》这类话题被称为是“周期式”痛点,每次提起来都痛。只要平时多积累这类痛点,关键时付候拿出来结合运用即可。
4.共鸣性话题,点燃用户情绪。自媒体人不是明星,不必高高在上,很多成功的自媒体人都有个特点,对粉丝很护短,大量文章都在替粉丝说话,将粉丝牢牢吸引在自己的阵营,这真正体现了他们对买方经济的深入研究。你说他们放弃了自己的个性,迎合粉丝,他们笑你不够专业;你说他们世俗势利中年油腻,他们笑你自恃清高平庸无为。但是不可否认,很多情感类大号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让你感动到哭,乐到喷鼻涕,愤怒到冒火,然后尖去理智到剁手!
5.关于爱的正能量,唤起用户对爱的需求。《谢谢你爱我》这篇5000万阅读量、刷新了新媒体历史的文章,除去视觉志原本就有700万粉丝的原因,这样的选题,情感切入点,里边的小故事都是一个个简单的温馨场景描绘,没有主观深入的分析,却感人入心,催人泪下。类似的还有《有一种爱叫:你忙吧,妈妈不烦你了》等。
此外还有:6.生活常识类,满足用户收藏的需求;7.史上最全盘点、权威预言类,满足用户炫耀的需求;8.心理测试类,满足用户好奇心的需求等类型的文章。作者总结:
“都说做微信公众号,想写出爆文,3分天注定,7分靠才能,90分靠运气。因此,最好是选一个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保证能够长期持续输出内容。”
你的公众号需要内容丰富,并且具备实用性、趣味性、独特性;也要根据内容和用户的特点,为自己的公众号文章设计一个能被用户接受、喜欢的人格属性,包括人设设定、语言特点、内容风格、价值取向等,然后一直沿用,建立自己的特色和辨识度。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网络空间的文案设计越来越像写文章(软文);而写文章越来越讲求如何抓人眼球,越来越像文案设计。正如作者所说:
“今天,写文案成了一种趋势,也是一种技能。在这样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不管你是企业老板、自媒体人,还是专业文案撰稿人,都应该花时间来学习怎样将你的文案做得更出色,更有效。”
一事通,事事通。《文案爆炸》一书中提出的关于文案写作的这些理论,完全可以用于自媒体写作。自媒体写作,与文学写作、学术写作不同,它核心就是赚钱。能不能转化为点击量、能不能变现才是衡量自媒体写作成功的第一标准。因此,这本书不仅是文案创作者的制胜宝典,也值得众多在自媒体写作路上艰难跋涉的小白们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