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教的时候,一位特别可爱的男孩子凑到我们跟前,“姐姐,他是留守儿童!”他指着旁边另一位小男孩,眼神里透着幸灾乐祸,还有得意洋洋。被指着的那位小男孩笑容一下子止住了,低下头,仿佛做错了事情,很是羞愧。
我有些生气,问他,“你是留守儿童吗?”
“不是!”
“那你也不能这样说他。”他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可能他并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甚至他的点头只是暂时缓解我的情绪,因为我是比他大的、有权威的姐姐,那个被叫“留守儿童”的小男孩并不觉得那位小男孩说的有什么错,他并不怪罪于男孩,他只是有些埋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不像别的家长那样陪在孩子身边,还会想自己家里面为什么会那么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留守儿童”变成了带有歧视的词语,但是这个词语的本意只是很客观的描述那样一群父母在外打工、独自在家或者和爷爷奶奶辈一起生活孩子们,他们是值得敬佩的家庭“顶梁柱”,懂事、乖巧、好学、勤奋、刻苦。早些年,听到留守儿童这个词语,更多的会激起社会上的广泛同情,产生良性影响,但是现在这些同情已然变了味道,同学之间以“留守儿童”的身份为耻,究竟是谁的错?
是否不应该出现“留守儿童”这个词语?如果没有这个词语,还会有其他的类似的词出现,无论它在创立之初是多么的褒义,最后总是会同“留守儿童”一样变了味道,可见,他们歧视的不是“留守儿童”这个词语,而是那群被冠有“留守儿童”大帽的群体,在正常的社会里面,他们是躲在厕所阴暗角落里不能见光的小虫子,但是谁都心知肚明,他们是真实的存在在那里,即使多么的难以启齿。
也就是留守儿童可以叫“留守儿童”,也可以叫其他XX儿童,如果他们的本质没有改变,叫什么都无济于事。但是改变他们的本质,即父母陪伴在他们身边是不大现实的,天下父母心,如果不是迫于无奈、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想到外面打工,这种地区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已经存在,想要改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还可以改变周围人,比如男孩的看法,但是这也是极难改变的,在南庙这种四五六线城镇,街坊邻里之间是毫无隐私,也就不排除一些话被小孩子听到,传出去,改变这种就要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或者提高国民素质,同样,短时间内很难达成。
最后一点,就是改变社会对于他们的过多关注,一些关注可以让他们过得稍微好些,但是过度的关注,只会让他们深受其困扰。如果不是之前对于他们的关注过多,也不会我们一来,男孩就会说出那样的话,才会引出后面的果。
当然社会上对于他们的评价都是正面的,所做的事情也是正面的,但是任何一件事情做过头了,好事也变成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