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E-20160203-第二章阅读的层次&第三章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四个收获
1. 四种层次的阅读: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作者特地强调了是层次而不是分类,易仁永澄老师则觉得层次也不是特别贴切,特地去翻阅了原版后,发现原版用的level,建议用级别来理解,或者使用同心圆这种层次来说明。后来自己又再读的时候,发现这个级别真是不简单啊,永澄老师昨天也提到,这个层次或者说级别的跨升不只一个维度,而是有多个维度的提升。那么问题就来了,这四个层次的顺序为什么这么排呢?我开始觉得基础阅读后面就应该分析阅读啊,从一开能读懂字面意思,获得表象含义,再去追寻背后的深意,寻求理解,这很顺啊,怎么冒出来一个检视阅读呢?或许另外一个问题更恰当,为什么是这四种层次,这四种层次是怎么来的?这四种层次之间的差异有理解层次、关注范围、能力要求,甚至还有所用时间上也各不一样,大家有的属性有,有的属性没有,跨度也很大,看上去不是一家人啊。但这背后必定有一条线,有一个逻辑在背后决定了四种层次的划分和排序。估计看完了书,这条线才能显露出来。这里先做自己的一个猜想:见另外一篇《对四个层次背后逻辑的猜想》。
2. 检视阅读很重要。
书中说明了大多数人都忽略了检视阅读的价值,我也是如此,拿到一本书后直接从第一页开始读起,看不下去可能就不看了,到后来连这本书主题是什么印象都不深刻了。个人检视阅读的意义在于:
--提高效率,很多书是并不值得我们仔细阅读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书不够好,无法让我们提升;第二种是书很好,但现时机不合适,现阶段给不了想要的东西。
--降低阅读困难,可以大大提高读完一本书的概率,看不下去的情况几乎不会再出现了。
--提供了一个站在整体看问题的视角,这样才不会被书中的细节迷惑,抓住整本书的重点。
3. 基础阅读通常是有老师教导的,但更高层次的阅读就要靠自己了。
引用书中一段话:“只有他能自己阅读时,才能够自己开始学习。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变成一个真正优秀的阅读者。”
4. 阅读的四个层次以及学习阅读的四个阶段和学校教育之间的通常联系。
- 基础阅读之准备阶段对应学前教育
- 基础阅读之识字阶段对应小学1年级
- 基础阅读之字汇增长与课文运用阶段对应小学2至4年级
- 基础阅读之成熟阅读阶段对应小学5至8(9、10)年级
- 检视阅读并无对应
- 分析阅读对应于高中教育
- 主题阅读对应于大学教育
三个感受
1. 老师很高能,大家很高能,而我只能努力
- 永澄老师开头抛出的一个公式直接就让我震撼了,这也太高大上了吧。当时并无法理解,回过头看,才略有体会,但无法言明。群中小伙伴的表现也着时震撼了我,速度快、理解强的在讲解后居然立即可以给出分享,体会深、积累厚的可以写出好几篇感想,热情高涨的可以写到半夜,有的在回家火车上完成作业。原以为自己也投入了很多,也很用心,但对比之下,差距一览无余。速度慢,跟不上节奏,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质量也只能让自己勉强觉得过去,主动性、学习方法、理念、积累程度均处于下风。如此大的差距,一时半会是赶不上,用力过猛会受伤的,还是老师那句话:慢慢来、持续做。话随如此,但起码要努力保证不被拉下太远,赶上活动进度。
2. 验证阅读的效果与主动性的关系
- 在两天阅读中对主动的阅读感觉越来越深,真的可以大大提高阅读的效果,投入的越多,从书中收获的也越多,同样的文字,能看出的门道也越来越多。表面的是这样,那背后的呢?更深层次的呢?有太多值得推敲的东西了,而问题的答案也经常就跃然纸上,只要提的出来,大部分的问题都在书中或正面或侧面的说明了。
3. 只有当一个人的自我期许,能力与需要受到限制时,教育机会才受到限制。
- 这是第三章最后一节倒数第二段中的一句话。反过来讲,当一个人的自我期许,能力与需要不受到限制时,教育机会就不会受到限制。只要你愿意,受到教育的机会是无限的,永远都可以学习、成长。
二个改变
1. 重视检视阅读,不再毫无差别的阅读所有的书。
2. 降低对老师的依赖,思考后再提出问题。
一个行动
逐个阅读大家的作业,感受高能,吸收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