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以后,每每看见有关红楼梦的新闻和文字,依然自然地去点开,去品读。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很多时候看见各种名家解读红楼梦都恨不得想叫起曹公,问个痛快。
中国所有的四大名著,我向来对《红楼梦》情有独钟。面对各位红学大师级的人物,我对红楼梦的了解只在表面阶段。那各有千秋的女子,复杂美味的食谱,大夫开的药方,还有全面的风土人情,总是令人忍不住多念几遍。最令我着迷的是书中的“假语村”“真事隐”,总是在人名事物中存在一个引子,想不探究也难。
作者曹雪芹当年将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回之后,曾写下“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确,在我看来,尽管后世对红楼梦百般探索,但谁又能真正了解作者著书时的所想呢。尽管有“评点派”“索引派”“考据派”等等学派为之进行肢解,但是,我想不管怎么探索,红楼梦终究是裹着一层面纱。试问谁会完全掀开呢。
再看全书内容,宝黛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显然是贯穿全书的主线。“木石前盟”是没有婚姻的爱情悲剧,林黛玉的整个心思都在贾宝玉身上,但是这种感情只能暗道不能明说,再者,作为入住大观园的“外人”林黛玉,她觉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她心思太过缜密,以至于宝玉和宝钗无意中的“暗送秋波”都能被她尽收眼底。
贾宝玉总是给我一种特别柔弱的感觉,他纵有爱黛玉的心思,但又不向父母道明。当然,美丽丰腴,善于周旋的宝姐姐其实也令她几度怦然心动。直至黛玉去世他与宝钗完婚,两个人的婚姻其实本无爱情可言,最后出家而去的宝玉,留下的是可怜的宝姐姐。三个人的爱情后面,更有“金陵十二钗”各自不同的命运。
《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是晴雯,那个伶牙俐齿,手染丹蔻的丫鬟晴雯。最后却被逐出大观园,悲愤而死。“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晴雯最大的悲剧就来源于她太过灵巧美丽,偏又长了一张快嘴。“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是宝玉给过她最幸福的时刻。纵览全书,有几个女子是有美好结局的呢?
元春死于宫中,迎春死于夫家,探春纵然心高气傲却远嫁中山狼,惜春看破红尘,独卧青灯古佛旁。鸳鸯追随老夫人而去,香菱从小颠沛流离,史湘云被卖入妓院,机关算尽的王熙凤死在了冰天雪地中。只有袭人看似好些,嫁给了宝玉昔日的好友蒋玉菡。还有那个“槛外人”妙玉,一直冰清玉洁,最后却被一群强盗掳了去。警幻仙姑曾说“千红一哭,万艳同悲”。那娇滴滴的秦可卿美得不可一世,最终命归西天。更别说柔弱的尤二姐,刚烈的尤三姐,哪一个结局要好呢?
我曾经看过一点解读秦可卿,黛玉,妙玉三人的书,说秦黛本是同一人,或者说秦是妙的影子,黛也有可能是妙的影子,说她们都是世外仙株。这个我却是第一次听说。之前有看过刘心武老师在百家讲坛解读红楼梦,当时最感兴趣的是他对书中人物事物所隐含的意义给指出来。那么,又有线索表面贾宝玉最后是和史湘云白头偕老。因为之前暗示他俩都有麒麟。但是也略有些勉强。推开这些推论不谈,我还钟情于书中的判词,每个判词都彰显了一个女子的命运,简直妙不可言。
我还是选晴雯的判词进行欣赏。
霁月难逢,彩云易现,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心比天高,风流灵巧,她很爱宝玉,最后要走的时候,她说,早知今日这样,还不如当初落个虚名。再看袭人。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美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在宝玉的丫鬟队伍中,袭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大方得体,懂事贤惠。其实她在爱宝玉的时候是自私的。我前面提到她嫁给了宝玉昔日好友蒋玉菡,也算是有个好去处了吧。
再回到书中内容大概上来,最可惜的便是曹雪芹没有写完。尽管后四十回已经把高鹗续写的广为流传,依然难以掩盖缺陷。到底有没有人安排宝玉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娶宝钗呢?黛玉临终前到底想说的是什么呢?
说到文字红楼梦,不得不提到戏曲红楼梦,影视红楼梦,之前,看过各种版本的红楼梦影视剧,印象最深刻的还是87版红楼梦。为了找一个宝玉,全国海选。为了找一个迎春,制片人在大街上看见合适的就拉住人家。培训了三年拍完红楼梦的他们,仿佛是从书中走出来的人物。大学那节中国古代人物选讲课,老师提到了87版演员的问题,陈晓旭似乎真的和林妹妹有那么点渊源,她遁入空门,却又因癌症去世。每年的冥寿,宝钗的饰演者张莉都会在微博上面纪念她。欧阳奋强演完宝玉,直至今日仍然半红不火,大有郁郁不得志之感。宝姐姐远赴他乡,至今未婚。笑谈王熙凤的扮演者邓婕最后会面对怎样的人生呢?
一本红楼梦,有太多需要研究的地方了,我觉得个人看法远远不及学术界。今天对于《红楼梦》的浅谈就是一种浅尝辄止,更深刻的东西是要一点一点去研究的。最后用一句话概括结局,便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不仅是文字的盛宴,也是作者曹雪芹最后有些悲凉却干净的人生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