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的内容为理解“理解”,在前一章提供了设计的模版,这一章中,又回到了“理解”这个问题上,本章区分了“理解”和“知道”,理解的含义更为广泛,而知道是其子内容。
联系我在教学设计中,以上学期二年级的字词教学为例,生字教学也是分层次的,有些字只要求知道,而有些字要求会默,会写,在“音、形、义”三个不同内容上,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掌握一个事物、事件或场景的意义,就是要观察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这是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中提到的。理解具有可迁移性,在书中讨论的所有案例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重要的问题:让学生直接思考真实问题有助于激发和唤醒学生的理解。这与仅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课堂教学和考试有很大的差异。在很多知识中,学生不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这让我想起了开篇所提到的关于“苹果”的案例。其实,为了应试而让学生反复进行练习其实是一种失败的教学策略,也就是所谓的“题海战术”。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杜绝“灌输式”的教育,书中提到教师在进行灌输式教育时并没有理解“理解”本身,“我讲得越多,学生就会越明白,成绩就会越好”这样的普遍假设实际上是不成立的。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我会继续探索,基于对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我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