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官二代”曹操在北方称霸一方,东吴皇族子弟孙权拒长江之险偏安江东。而刘备,这样一个曾经的草根从各路豪强中脱颖而出,三分天下有其一,不得不让人心生敬佩!
这时,有人会质疑:刘备不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吗?怎么能说他是草根出生呢?这得从刘备的出生说起:
汉朝初年汉高祖刘邦将自己的儿子分封为各路诸侯,但那是西汉初年的事了。在经历了西汉、东汉这几百年的变迁,到了东汉末年,像刘备这样姓刘、能和皇族扯上关系的人没有一百万,起码也有几十万!况且刘备到了他这一代,家族势力早就衰败,而他最后落魄到只能摆地摊“织席贩履”!
所以说,刘备的皇族身份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他就是一草根出生!
但寒微的出生并不能阻碍他的成功:刘备24岁起兵,经过37年的奋斗,在他61岁这一年终于实现了他从小的理想——“封禅”、做皇帝,他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登基时年龄最大的皇帝!
他在这37年里可以说是受尽磨难,经历了无数的挫折,最惨的时候连妻儿都尽落敌手!
但他始终咬牙坚持,向着即定的方向前进,终成大业。
那刘备的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又是怎样造就的?这其实也可以从他儿时的经历里找到答案:
刘备虽说成年后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但他的家族也曾经风光过:刘备的祖父刘雄曾经做过县令,虽说官不大,但好歹也是一方领导 。而刘备的父亲刘弘做过县里的小吏,也算是“公务员”了,生活也应该过得不错。但刘弘在刘备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家里的顶梁柱没了,刘备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失去了父爱和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多少会有点影响:也许他身边的小伙伴曾经嘲笑过他的贫穷!也许逢年过节,他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有父母的陪伴,而他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内心多少会感到不快!所以说,儿时的刘备内心一定有阴影!
俗话说“穷人的儿子早当家”。虽然刘家家境不太好,但刘母还是在刘备的教育上投入了很多的资源:在刘备15岁的时候他就送其出去游学,还报名参加了同乡、当时名满天下的卢植的“培训班”!卢植后来当了尚书,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干部。他办学收费一定不少,对于刘母以及资助刘备的人也是一比不小的开支。但他们都心甘情愿的为其付出,目的可能是想让刘备学有所成之后,重振家族昔日的荣光!可是有时候也许是造物弄人:家人对刘备寄予厚望,但他没能达到家人的期望振兴家业,反而最后只能和母亲一起“织席贩履”艰难度日!可想而知,当时的刘备心理是多么的憋屈!
就在刘备快要绝望之时,机会来了:当时黄巾起义席卷全国,朝廷下令招兵。刘备预感到这是一次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一个人在过够了受人白眼的穷日子之后,突然有了一个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一定会200%的投入。于是他果断的加入了镇压起义的队伍中去。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他时而为别人打工(刘备依附过公孙瓒、袁绍、刘表甚至曹操),时而自己创业(他做过徐州牧),但都不太成功。年过半百还只是刘表手下的一个打工仔!
直至他请出了诸葛亮、在赤壁之战联合东吴打败曹操,他的事业才出现转机。
之后他向西攻占益州、向北占领汉中,这才有了自己的稳固的根据地!并最终进位“汉中王”,成就了一番霸业!
刘备的成功,原因很多,他不像曹操有个当太尉的爹,从小可以接受精英教育。他也不像孙权,直接可以继承家族的遗产。永不言败的精神是他能够建功立业关键所在!
这一点,对于现在每一个年轻人来说都是一种激励。刘备能成功,我们也都可以。理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