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
庄子曰:“鲁少儒。”
哀公曰:“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
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圜1冠者,知天时;履句2履者,知地形;缓佩玦3者,事至而断。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曰:‘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
于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
庄子曰:“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可谓多乎?”
注:
1圜:音“圆”。
2句:方。
3缓佩玦:用五色的丝带穿系玉块。
解:
本章讲儒者名不副实的故事。
对于裁定儒者,庄子和鲁哀公有各自不同的标准,前者认为儒士需“有其道”,后者看到“举鲁国而儒服”,以为“鲁多儒士”。显然,哀公只见其表而不谙其里。我们更认同庄子的看法。真正相配儒士的是儒之道;有儒道之实,方有儒士之名。但为什么有那么多名不副实的假儒士呢?特定服饰的产生需要将“特定”寓于服装中,使服装反过来成为“特定”的象征。例如,龙袍绣龙象征帝王,百官服也绣有各种鸟兽图纹,象征不同类别、等级的官职,等等。所以,服饰只有象征义,而没有实义。象征义已经可以迷惑人了。
我们再做一种广泛而深刻的引申,服饰属于符号,符号本身是一种中介(站在工具论的角度。其实符号的意义极其深远,),既是中介就只是可能性。孔子主张“名正则言顺”,可见名或正或不正。这里的“名正”可以理解为确定“名”的准确、正确的内涵。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就是因为当时社会有着太多名不副实的现象。“正名”字面意思指向“名”,其实更根本地指向“名”背后的指向。例如,正君臣之名,不是光说说君要怎样,臣要怎样,而是直指有君臣之名的人必定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