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工作的事情压的有点喘不过气,现实中的自己好像跟想象中的差距有点大,逼迫着自己前行,但是自身好像蜗牛,前行的有点慢,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需要有兔子的速度才能跟上,这种无力感和焦躁感犹如两个爪子,死死的按住我,跳脱不得。
谁能缓解这份无力感和焦躁?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本书,认识一个作家,还自己一下午的安宁!
蒋勋老师是我最喜欢的一名作家,他是一名画家,诗人和作家。
最开始认识他,是在十点课堂上,购买了他讲的古代文学,从美学的角度去欣赏古代传统文化。观点新颖,知识面广,最重要是,他的声音能让你瞬间安静下里,有抚慰人心的功效。
这个月又在书店里借了他的一本书【品味四讲】,讲行之美,住之美,衣之美和食之美。
猛然间发现,他的文字也有安抚人心的魔力,本来很浮躁的心,会随着他的文字,逐渐的平静下来,跟随他的文字进入到一个充满美的世界中,会让人忘记现实生活当中的挣扎,拼搏和烦躁。此刻的心,是平静的,是充满喜悦的。
在住之美中,他描述了自己在河边的家,窗台没有安装防盗窗,坐在阳台,泡上一杯茶,捧着一本书,听着风吹动树叶的声音,读累了,放下书,看着随风泛起水纹的河水,心情应该会是一种安宁吧。虽说距离上班需要坐船到对岸,然后乘坐公交车才能到达,不过下班漫步在河边,坐在河岸边,看着夕阳,等待着船夫的到来,也算是一种惬意,全身心的脱离琐碎的日常生活。
在食之美中,发现,食物也可以疗愈人的心灵,一直觉得,食物可以疗愈吃货的心灵,现在看来,食物不但可以满足舌尖的需求,还可以通过菜式的搭配,安抚人焦虑浮躁的心情,同时更能体现做饭人的一种关心和爱。当朋友心情烦躁时,邀请他来河边的小屋,坐在窗台,给他泡上一杯掺杂着几片薄荷叶的茶水,青涩幽香的茶味,伴随着清凉的薄荷味道,不需要任何言语,朋友就已经得到安抚。食物也可以说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孩子最喜欢吃甜的,最不喜欢吃苦的,随着年龄增长,到了初中,开始喜欢吃酸的,如话梅等,再长大成人,开始接受苦的食物,甚至有的时候会觉得苦的食物更能满足此刻的舌苔和心情。
其实,食物口味就像人的成长过程,童年时幸福的,充满了甜的味道,容不下一丝苦;青少年开始有些懵懂的爱情,体会到爱情中的酸酸甜甜;年轻人,喜欢辣味,而且是那种过瘾的辣,辣的嘴巴通红,辣的直掉眼泪,心里却感受到到了一阵阵的爽;成年,体会到了人生中的酸甜辣,开始慢慢的喜欢品尝苦,细细的咀嚼苦瓜,似乎能从中品到一丝丝的甜。
在衣之美中,衣服与个性,衣服与文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制度非常严谨的地方,部队和监狱,人们统一服装,发型,其实已经从外在削弱人个性的方面,更加的便于制度的实施,不过同时也禁锢了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发现欧洲人开始越来越喜欢穿东方人的服装,旗袍,唐装,日服,韩装,是否这跟经济的发展也有关系,也许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本书还没有看完,看蒋勋老师的书,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沉下心,安静下来,听他娓娓道来,没有强制性观点的灌输,他只是在描述一个又一个场景,让你跟随他的描述,到达这样的场景,体会生活当中你从来没有注意到的美。激发你对生活的期盼,也想像他一样,周末做一道菜给家人,认真的手洗自己喜爱的衣服,漫步在大自然当中,看看风景,谈谈心,生活到处都有美的存在。这样的世界时丰盛的,美好的。
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
所以请在忙碌的时候,拿起蒋勋老师的书,安抚急躁忙碌的心,观察生活当中的美,寻找丢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