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从《明朝那些事儿》开始、再到《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还有一部明末的《白门柳》,算下来也算把明史看了个大概,可是之前看史,视线总是追随着轰轰烈烈的开国大战、凄凄惨惨的灭国之危,总是被一代开国雄主与一代亡国之君吸引,感慨历史规律的必然,怀念那些名垂千古的英雄!凄美的绝唱最是引人注目,惹人落泪。可是漫长历史的岁月里,轰轰烈烈之余,还有那些平静表面下的暗流涌动,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都曾是岁月长河中的一抹颜色,英雄值得铭记,而平凡的他们也同样不该被忽视!
之前就有朋友推荐我看《大明王朝1566》这个电视剧,我也只是看了个介绍,看着眼熟,应该是看过,但时间久远可能早就忘却了,一忙起来就忘记了,近来刷到一个历史博主,讲得很不错,刷完他的视频,又涨了不少知识,博主名叫“历史小纸条”,强烈推荐友友可以去看看他的视频,将唐宋重要的诗人都按时间轴进行总结,重要的小知识点进行梳理,还有很多历史问题的总结值得一听,我看博主强烈推荐《大明王朝1566》,于是呢激起了我的兴趣,又又又开始追剧了。
不过这部剧不愧豆瓣评分9.5的神剧,开局就给我整不会了,怪不得人家说明史看完人均长八百个心眼子,之前只顾看打仗了,内斗党争就是拌个饭,全然没当它是个主菜。这刚看两集我差点就给气没了,这帮大臣当着皇帝的面吵成一锅粥,平时看个电视剧哪个不是在皇帝面前噤若寒蝉,别说吵了,争两句皇帝一个眼神都闭嘴了,除非是没权的皇帝,也有摄政王控制局面呐……
这可好,一上来就吵吵国库收支不平衡,这个超预算了,那个项目超预算了,国库没钱,财务大臣这活干不下去了,一地鸡毛,哈哈哈,好接地气呐。皇帝还要出来收拾烂摊子,哄哄大臣,当个和事佬……
一顿吵吵之后,定了一个解决国库亏空的办法——改稻为桑,具体呢就是让沿海的浙东地区的农民把原本的稻田改种成桑树,从而提高桑蚕丝的产量,去跟海外诸国贸易,以填补国库的亏空,同样一匹丝绸卖给国外可以足足翻一倍的价格,这么赚钱的门道皇帝当然开心,当下就将改稻为桑定为国策推行。
说实话,很多举措初心是好的,可想要合理的推行却是最难的,知易行难,怪不得王阳明出自明朝了,这真是一个寸步难行的时代。上层的清流们只顾着党争,内阁吵完,到封疆大吏继续吵,没人干实事,更没人为百姓想,明朝自然灾害频发,自己种粮食都吃不饱,听这些当官的把水稻改成桑树,国库是不是有钱不知道,这些农民肯定饿死没人管。
这些大臣们自然不会知道农民朴素的想法,去实施政策,也不知道怀柔安抚,借调一波军士骑着马就跑到农民地里把农民辛辛苦苦插的秧苗给踩没了,这不是逼人造反吗?
几百号农民跑到总督府闹事,幸亏总督是个有觉悟的老油条,毕竟改稻为桑实施不下去跟他关系不大,但如果自己辖区出造反的事他可一条命都不够砍的,坚决不能任由这帮人胡来。没想到这帮大臣一计不成,竟然毁堤淹田,导致洪水蔓延,并想着趁机强征强买,低价兼并农民手里的土地!
眼看洪水决堤,沿岸多少百姓要遭殃,戚继光率部下军士以身堵住缺口,才没有酿成重大的后果……
这一波神操作真是惊呆了,皇帝听完都无奈了,引了一段道德经的话:“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人之迷也,其日固久。是宽亦误,严亦误,岂百姓迷哉,朕亦迷也!尔等不迷乎?”
哈哈哈,看到这我都气笑了,聪明如嘉靖,修道修了半辈子什么事都门清,都给整迷糊了,我都觉得怪不得皇帝要修道了,不然早就气死了,要我都得去修道,这一帮人每天玩心眼子,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