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1880—1942),本名字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5年起弘一法师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送别》是李叔同在1914年创作,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首歌的歌词属清新淡雅,情真意挚,凄美柔婉,其中画意诗情,更是相得益彰。历经百年时光,依然是送别诗中的不二经典。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据说,他降生之日,有喜鹊口衔松枝送至产房内,大家都认为这是佛赐祥瑞。后来,李叔同将这根松枝携带在身边,终生不离。
李叔同当时十分喜欢伶人杨翠喜,天天去戏园捧场,本是少年人的情窦初开,奈何,杨翠喜后来被卖给官家,而李叔同也奉母命,迎娶茶商之女。感情不顺,李叔同对家事更是不再上心,哥哥给他30万元让他安家置业,他把这笔巨款也多半花在了艺术上。25岁的时候,他年仅46岁的母亲撒手人寰。安葬完母亲之后,他极为失落。颓丧之际,他远走日本,在日本的学校里专攻美术,辅修音乐。在日期间,他还专门雇日本女子做模特,随后与她产生感情,结为夫妇。
父母早亡,生性敏感,加上早熟的思悟,让李叔同过早地看到了人世间的无常与悲苦,他希望借助艺术,来安抚内心的痛苦,但却屡屡不得。在偶然的情况下,李叔同接触到了佛家的苦修之法,他断食二十天之后,认定佛教才是自己的心灵皈依之所,决定出家。1918年6月30日晚,李叔同正式出家,不是带发修行的居士,而是入山苦修。
在中国百年的文化史中,李叔同是公认的通才和奇才。林语堂说:“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我们熟知的漫画大家丰子恺先生,就是李叔同的得意弟子。
丰子恺先生曾经说过,人生有三种境界,物质、精神、灵魂,生活在物质层次的人,只要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其次,高兴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世间就不过这三种人。而李叔同,恰恰属于第三种。
弘一法师留下的四字“悲欣交集”,悲是为何,欣是为何,悲欣交集又是为何,这些问题引发了人们的不解与深思。在人们中多的解释之中,来自上海一大学的教授钱仁康先生的说法普遍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所谓悲,是因为悲悯众生所生的苦恼,所谓欣,是由于庆幸自己能够得到解脱,这样的解释可以说非常贴合弘一法师的本人。其实,弘一法师的绝笔实际上并不只是四个字,在悲欣交集之后,他还注有“见观经”三个字,不过最让人感触颇深的是,还要数最后那个句号,象征着弘一法师圆满的人生。弘一法师其实注释“见观经”三个字就是为了指引我们能够找到正确的答案,找到悲欣交集的真正含义弘一法师实际上是参悟出了“见佛闻法,顿证无生”,达到了所谓超脱生死的人生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