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坦诚一些吧!我只有一些简单的问题:
你会“听话”吗?
你能听懂别人所说的内容吗?
你知道别人所要表达的明确意思吗?
你能听出别人话语中的弦外之音吗?
……
如果这些都不能做到!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算作是会“听话”呢?
1、从一本和思维有关的书说起
《思考,快与慢》提出一个大脑,有着两个系统,对应着两种做判断和决定的方式。我们简单地把它们叫做“系统1”和“系统2”吧。
系统1:属于无意识的快速反应系统,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做出判断。虽然速度快,但是却会因为一些已有的偏见、厌恶情绪等等做出错误的判断。
系统2:属于有意识的慢系统,通过调动我们的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出客观而且理性的判断和决定,不容易出错,但是这个系统很喜欢偷懒,于是我们常常直接采纳直觉型的系统1判断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日常的交流、工作和生活中,普遍采用的是“系统1”,因为方便和直接,因为可以付出很少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应对问题,尤其是与人交流的时候,但是应对问题不等于解决,能够看到表象却看不到根本,看似所有行动,却没有什么效果。
所以,一个真正会“听话”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勤奋的善于调用“系统2”的人。
2、直面对话的内容
《说话就是生产力》这一本书乃至视频是国内少有的专业说话训练教程,其系统性和实操性让我在过去的三年里情不自禁地看了五六遍,给别人介绍讲解十几遍。这一个教程,除了大家所关注的八步阶梯、四个技巧和两套训练工具之外,还有一个不为人所注目的核心要点:构成语言的三个要素:事实、观点、逻辑。
稍微想想也不难理解,我们每天说的话,如果不是在陈述一些事实,那就是表达一些看法和观点,或者二者兼有,而且在这些事实和观点之间又存在着一些逻辑。
直面对话的内容即是面对形形色色的事实、各种各样的观点、还有或隐或现的观点与结论。
下图罗列了一些内容,你来分一分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实,哪些存在逻辑?
3、会“听话”的三项修炼
坦白地说,这是意图很明确地要调动大脑的“系统2”,“系统2”的关键在于一个字:慢。有的朋友可能会着急了,与人交流对话往往需要我们迅速做出回应,需要电光火石的灵机闪现而不是滴水穿石的耐心和毅力,这不是背道而驰吗?
当然不是,“系统2”的“慢”是针对于技能不熟练和大脑偷懒这种现象而存在的,而且这个速度是和自己的“系统1”进行比较的结果,不是和别人进行比较。换句话说,你的“系统2”的速度未必低于别人的“系统1”,如同开车,新手往往速度很慢,小心翼翼,一般不敢上高速,如果换做是一个老司机,则轻车熟路,从你身旁呼啸而过、风驰电掣。同样都是开车,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修炼,所以,会听话也需要“修炼”,从一个新手菜鸟蜕变成为高手,虽然剑在鞘中,不露声色,却已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第一层:明确事实与结论(观点)。需要仔细倾听对方讲了些什么事实或者故事,形成了什么样的看法,自己有什么结论。特别注意的是当下的情形和环境也作为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一般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说话。
第二层:探寻背后的逻辑。通过这样的事实得到这样的结论,他的逻辑什么呢?这样的逻辑合理吗?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释?
第三层:做出高水平的回应和表示。这一点的难度在于需要在前面两层的基础上来进行,因为回应和表示睡都会,不理不睬、点头哈腰都是一种回应和表示。而真正高水平的回应和表示应当是准确把握对方的心理和想法再结合自己的意图和目的有言语上的回应或者行为上的动作。
举一个或许你曾经听过的例子:一位丈夫,周末和他的妻子去逛商场,她们逛了三四个小时,老婆问老公:“你渴不渴?”老公笑嘻嘻地回答说:“不渴不渴。”‘老婆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那一天老婆回家没有以往逛商场那么开心,就因为她的老公不会“听话”。
就这样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例子,我们同样也可以把它当作一只麻雀来解剖一番:
①老婆说了些什么?
事实:一个和我逛商场的丈夫:你。
观点:我认为你渴了。
②老婆为什么会认为我渴了呢?
逻辑推理1:对我的关心和体贴
逻辑推理2:他自己渴了
③高水平的回应和表示
语言1:“真是个贴心的大美女,我确实有点渴了,我想你也是,我们去买点喝的吧!”
语言2:“我正想问你这个问题呢?我去给你买点喝的怎么样?”
行动:立马去买水。
4、学会了“听话”,还有很多……
一匹好马,除了可以用来作战,还可以用来比赛,甚至是拉车和犁地等等。同样的一个好的方法与思路,解决的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或者一类具体的问题,而应该有所衍生和拓展。
在熟练调动“系统2”,明确语言的三要素,并且进行了必要的修炼,学会了听话,你还可以:
❶深度阅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好书,如果你可以多花些时间去想想它讲了些什么内容?事实依据有哪些?观点和结论又是什么样的?它的逻辑又是什么样的?逻辑合理吗?等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把握一本书的核心要义,甚至还能产生自己的独到见解,抑或是批判性的观点。在碎片化、快节奏和功利性的现代社会更,深度阅读更加难能可贵。
❷学会提问:很简单地,就是依据语言的三个要素:事实、观点、逻辑,不清楚什么就问什么。比如给你观点:今年夏天天气比以往还要热;问事实:气温多少度啊?那么热?再问逻辑:为什么比以往热呢?总之,没有听到的就去问就可以了,通过提问,也可以帮助你在交流中增加一些话题。
❸自我对话:当你处于某一种环境或者状态时,完全可以用这种思路进行自我对话,尤其是在面临困境时更能发挥它的神奇功效。我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状况或者经历着什么样的事情?客观地搜集和归纳信息;我对这样的情形的态度和看法是什么?积极还是消极、乐观还是悲观等等;我的看法合理、准确和客观吗?如果不合理,那么合理的看法和理解应该是什么样的?接下来我该怎么做会更好?……通过自我对话,把自己当作朋友,失望无助时,用你的左手温暖右手,一样可以活得很精彩!
坦白的说,这篇文章虽然算不上什么经典,却值得各位朋友用心推敲一二,能从中一丁点启发,也不枉你所耗费的这三到五分钟的时间。
我忽然想起宋代宰相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说,这并非空穴来风,秘诀在于精深和透彻,正如关于说话、沟通、交流、口才的技巧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但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去粗取精、一口井打到底,直到清泉喷涌,远比东一榔头西一棒要有价值和意义。
借此机会,愿各位都能凿出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即使最后没有水,但一定会有其他东西,比如钻石和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