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
拿到火把容易,可怎么点燃是个难题。很多时候,我们读一本文学作品,总是似懂非懂,除了情节和人物,感觉作者似乎在传达其他东西,但就是理解不了。《红楼梦》到底讲了什么?就是大观园的生活琐事吗?《西游记》中师徒四人为什么不停地打怪?类似的困惑解想不清楚,就难以理解文学作品的魅力。
我们学习字的含义和用法,需要一本字典。我们读文学作品,也需要一本指南。《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就是这样一本文学阅读指南。
作者托马斯·福斯特,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文学教授,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福斯特擅长编著文学阅读指南,曾出版过《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如何欣赏一部电影》等书籍。
《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是给青少年的文学阅读指南,书中通过19节主题文学阅读课,配合大量的案例,轻松有趣地解读了如何读懂文学。
读懂文学,大体来说有三个重点:
一、“追寻”的套路
很多文学作品抽象来看,讲的都是一场旅行的故事,而每一次旅行都是一场追寻。从结构上来看,一场追寻,包含5个要素:
1、 追寻者
2、 目的地
3、 声称去那目的地的原因
4、 路上遇到的挑战和考验
5、 去目的地的真正原因
以《西游记》为例,
1、 追寻者:师徒四人和白龙马
2、 目的地:西天
3、 声称去那目的地的原因: 取经
4、 路上遇到的挑战和考验: 降妖伏魔,九九八十一难
5、 去目的地的真正原因:自我救赎
在文学作品中,追寻者自称的原因,和真实原因往往不一样。比如《西游记》表面看是为了取经,在写外在力量的神秘莫测和怪力乱神主宰着天道轮回,实则也在写人若想脱离苦海,也只能自救。真实的追寻原因都是认识自我,自我救赎。
再以黑塞的经典作品《悉达多》为例:
1、 追寻者: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
2、 目的地: 舍卫城以及其他未知地点
3、 声称去那目的地的原因: 追求心灵安宁
4、 路上遇到的挑战和考验: 风吹日晒,饥饿干渴,骄奢淫逸的腐蚀,内心的挣扎
5、 去目的地的真正原因: 将自我融入瞬间的永恒之中
二、理解关键元素
文学作品中看似无关紧要的元素,暗藏玄机,正是理解作品的关键。比如四季、天气、疾病、失明、地理、吸血鬼、餐食等等。
1、天气和四季
天气指的是风、霜、雨、雪、雾等。
天气可以烘托气氛,神秘、阴郁、孤立的氛围。爱德华·鲍尔·李顿在一部小说的开头写到“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黑夜。” 有一首流行歌曲中也唱到“雨一直下,气氛不算融洽”,天气就是氛围。
天气能推动情节发展。有的作家会安排一场大雨,主人公为了躲雨,到了某处,展开一个故事。
雨还有净化和复原的效果。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让弗雷德里克•亨利的恋人死于分娩,悲伤的主人公离开旅馆,走进雨中。死于分娩荒诞不经,读者难免给希望雨水赋予主人公新的生命。
雾,总是预示某种混乱。狄更斯在《荒凉山庄》中用瘴气来描绘大法官法庭。
“也关风雨也关情”,作家笔下的风霜雨雪总是有着种种特殊含义。
季节的意义似乎已经深入人心:春天代表童年、青年;夏天代表成年、恋爱、成就和激情;秋天代表衰退、中年、疲倦,但也意味着收获;冬天代表老年、怨恨和死亡。
2、 地理
文学作品中的地理环境,无所不能,揭示主题、象征、情节,定义人物,它都行。
地理是什么呢?就是山丘、小溪、沙漠、海滩、纬度等等。
拿破仑为什么征服不了俄罗斯?因为地理因素。拿破仑遭遇了两种他无法战胜的力量:一是俄罗斯严酷的冬季,二是与严冬同样无情的俄罗斯人,他们以与大自然相匹敌的强悍和坚韧来保家卫国。
《白鹿原》写白家和鹿家两大家族三代人的恩怨纷争,发生在陕西关中平原一个村子里,黄土地自带浓浓的乡土文化,丰富的民间传说,这样的地理环境和情节一起,揭示出厚重的史诗风格,民族历史内涵。如果故事发生在江南渔村,该是多么违和。
3、疾病
福斯特在《文学课》中说:心脏病是作家们偏爱给角色安排的一种疾病,因为心脏除了是维持我们生命的压力泵,象征着人类各种情感的源泉。无论患病的人物遇到什么问题,心脏疾病总能提供合适的象征:失恋心伤、孤独失意、冷漠无情、断袖之癖、背叛失信、懦弱无能、优柔寡断。
网络小说《会有天使替我爱你》中,翌在小米的生日那天因车祸死了。后来,小米知道了翌的心脏早在车祸那天,便捐赠给了一个男孩。小米认为这是翌生命的延续,一定要找到翌的心脏,于是来到了圣榆学院,这时她遇到了尹堂曜,开始了一段故事。
肺结核也是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病。突然爆发一阵剧烈的咳嗽,肺都快咳出来了,感觉会很难受。患者皮肤白净剔透,眼窝发暗,自带一种病态美。比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楚楚可怜,久病也自带风情。
三、伟大的象征
象征是让文学作品变得伟大的魔法,象征手法,就像灰姑娘午夜舞会上穿的华丽衣裙,赋予了平凡文字以无穷的魅力和想象力。
有的象征简明易懂,比如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庄》,讲述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东家赶出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作者急于表达的就是:革命必定会失败,因为那些掌权者会被权力腐蚀。
有的象征就比较复杂了,甚至读者去查询一些资料才能理解。而且不同的要素,在不同作家笔下象征的意义也不一样。
动作往往具备象征意义。威廉特·雷弗在《爱情与夏天》中描写了爱尔兰一个小村庄里,在修道院长大的弃婴埃莉,嫁给失手撞死妻儿的德拉汉,日子平淡乏味。有一天埃莉遇见偶然前来的陌生人弗洛里安,两人双双坠入爱河,但夏天过去,弗洛里安离开村庄,埃莉继续着她的生活,重复着无数个养鸡、喂牛、做饭的动作,这些动作象征着她注定的一生,纵然刚刚过去的夏天如此美好,也从未改变一切。
《文学课》这本书中还讲到了一些常见的话题,比如为什么到处都是莎士比亚,文学中的用餐不是一般的吃饭,失明又代表了什么,等等。
伟大的文学作品,仿佛一座圣殿,我们向往又胆怯,害怕因为自己的无知而破坏了它的美好。其实文学作品更多是一种游戏,游戏就是要通关寻宝的,这本200页的《文学课》就是我们的通关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