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看《女不强大天不容》时,其中有一个镜头是:亮亮和佑佑街头义卖图书,城管默默捐款。这一举动竟然感动了到我。一提到城管,给人印象无非是嚣张跋扈,狗仗人势,人人得而诛之。所以看到城管捐款,不自觉的触动到了我内心最柔软处。这年头,连城管的觉悟都如此之高了,你还好意思拿着一块两块刷存在感吗?
捐款我有个原则,像那种好多人捐得大事我遇到就捐,不遇到就不捐,因为不是
有钱人,灾区不差我这点钱;但身边的小事我一定捐,因为范围有限,我捐一点对他就是很大的帮助。
近日,好友做了肝移植手术,巨额的手术费把一大家子压垮了,借遍亲朋好友,依然杯水车薪,而作为好朋友,一人力量太过微弱,我帮忙做了个众筹,希望借大家之力,救这个家庭与水火之中。
当我发到微信群的时候,反响截然不同。有默默无闻捐上一百两百的,有捐一块两块的,有不捐钱帮忙转发的,有不捐钱不转发而喋喋不休吐槽的。人们对捐款一事自古以来就争议不断。
这让我想起了互联网上关于明星捐款的一些“闲言碎语”。某年某地发生地震后,姚明起先捐款50万,接着就有大批网友发出声讨:收入这么高的姚明,为何才捐50万?之后,姚明又追加善款到了200万。而与此相比,国际巨星成龙等大腕一下子捐出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元,马上就引发一片喝彩之声,并以此作为依据向捐款数目较少的明星进行发难和拷问。然而爱心的大小,能够简单地以捐款数额大小来衡量吗?我认为可以。
说到捐款这一善举,舆论上总是标榜的很高。诸如:捐款不在多少,重在参与。捐1块钱与100万没有实质差别。能没差别吗?1块钱只够买一支铅笔,100万能买100万支铅笔。当然爱心捐款是要量力而为,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经济状况,不管捐助多少,都是一份爱心。有经济能力的可以捐助100万,没经济能力的可以捐1元钱,我们同样应该给予掌声,因为爱心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可现在有多少人打着这个幌子,扔个仨瓜俩枣,然后美滋滋的说,我也是爱心泛滥之人。
一个食不果腹的人捐助1块,那是善举。可是对于很大一部分人来说,就算地上掉的一块钱都不去捡的。你捐一块,除了哗众取宠,还能用什么来形容你。
我在群里发了求助链接后,大部分人都是中规中矩,捐个一百两百的。有两个极端的同学,一个大老板捐了一块钱,一个工薪阶层捐了一千。同学们调侃道:知道我们为什么成不了老板吗?因为我们穷大方。我那个老板同学反驳道:我捐1块钱给1000个人和你们捐1000块个一个人性质是一样的。后来听同学说,他私底下说我道德绑架,那一块钱都是不情不愿捐的。
我实在搞不明白,如今对大多数来说,捐一两百自己的生活什么也不影响。就跟上车让个座一样,多站一会也不影响什么,为何不让?
马云说过“我最欣赏这种人,一个月工资只有200元,但能拿出1块钱去捐,甚至每天都捐1块钱,他们才是社会最了不起的基石。”。
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觉得社会冰冷,人情冷漠。可是你自己又为这个社会贡献过什么温暖?发自内心的奉献过多少爱心。
心里有花,才能看见花。王阳明说的好,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如果平时你总是你看不到花,就要检视自己的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