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段时间没在这里读诗了,一个原因是懒惰,嫌麻烦。先要找到一首自己喜欢的诗,静下心来读几遍,以防读错字,断错句。而这往往意味着,在找到这首诗之前,先要读很多首,从众多不喜欢中挑出喜欢来。
这个是奇妙的过程,充满着不可知。
有时读完第一眼看到的诗的第一句,心中就升起一种情绪,这种情绪复合含混,无法简单用开心、激动、悲伤、难过这样的词语形容。如果非要强行比喻,好比你的身体是把已经上膛的火枪,这句诗是根强有力的食指,猝然扣动扳机,你完成了一次发射。
然而有时候,你一首一首地读过去,每一首都索然无味,尽管每首诗眼神满是期盼,小手举得高高的,踮着脚尖喊着选我呀选我呀,可你就是提不起精神,就是觉得无感。
无感,也就是无法产生喜欢的感觉。
既然是感觉,就应该是主观的,唯心的,没有统一评判标准的。这就又回到了那句老话: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02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文字本身是抽象的,从连续的、具体的、细碎的生活中抽离出声音、颜色、味道、情绪、形状,经过重新编码,建立起现实生活的镜中幻象。而读者的阅读,是一种翻译,也是解码,囿于自身生活阅历和感受能力,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失真。
也就是说,在镜中幻象的基础上,又一次产生幻象。双重幻象下,不难理解为什么同一个意向在不同人眼中各有各的解读。
当然,要想减小误差,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跳过二重幻象,越过抽象文字的限制,直接体验文本本身。
这样的话,也就摆脱了单纯以喜欢不喜欢作为评判的标准,在理解诗时,多了更多的维度和视角。
但这很难,对审美和鉴赏能力要求极高。而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往前,极度缺乏这种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03
以我自己为例。
上学时接受的美术教育是照着美术课本上的图案临摹,老师的打分标准是画得越像分数越高。音乐教育,大家一起学会唱几首歌曲,比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在希望的田野上》,后面的长进完全取决于在KTV的自学。在上大学之前,我从未听过古典乐,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种音乐形式存在。到了高中,一切以高考为导向,音乐美术之类对非专业考生高考无益的科目,基本上全被主课老师占用或者取消。
成年后,再想多越过一点审美上的门槛,难上加难。糙口味定型了,遇到再可口美味的食物,也吃不出精致与美来。
更可怕的是,对一切自己无法欣赏,不能理解的事物,很容易用装逼二字简单判定。世间所有事物变成了钉子,装逼二字就是那把锤子。
自己读不懂的诗,诗人装逼。自己看不懂的画,画家装逼。自己听不懂的音乐,音乐人装逼。我都不好意思举当代艺术的例子,因为在此之前,无论是杜尚、蒙德里安,还是达利、草间弥生,看到他们的作品,我都会在心里说:这什么玩意儿啊,装逼!
你看,这个词几乎能解释万物,你不需要费心劳力去思考,也不需要想办法提升审美,只需轻轻吐出这两个字,就自欺欺人站在了审美鄙视链的顶层。
殊不知,这链条源自自我假想,并没有人要和你一较审美上的高下,虚张声势中,却露出自己刺眼的猴子屁股,分外妖娆。
04
值得庆幸的是,我逐渐跳出了「画得像不像」这种评判标准,但要想稍微再向前迈一步,都很艰难。需要补上大量幼时缺失的功课,需要清洗很多根深蒂固的偏见,不断自我怀疑,自我否定。
有时,我甚至悲观地想,我的审美也就只能这样了,卡在不尴不尬的半道上。
有一回和朋友聊天。他是博士,接受过系统的审美训练,目前从事幼儿美学实践教育。他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尽管越来越多的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教育上竭尽所能投入资源,却普遍跑偏了方向,用错了力。无论是学英语学钢琴,还是学跳舞学乐器,都是考试评级导向,忽略了更底层的东西,从真实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如果缺乏审美,在以后很难有观念上的自我迭代,更谈不上拥有天马行空的创造性思维,迟早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成为可有可无的人。
他们的课程以少儿服饰穿搭入手,不讲理论,注重孩子们的亲身参与。通过触觉、视觉、嗅觉的刺激,和动手参与的肌肉记忆,让孩子们拥有最为敏感细微的审美能力。这时候,服饰也像文字一样,不同之处在于,服饰不再是镜中幻象,而是无比的真实。
听完竟然有些嫉妒那些小孩子。要是我小时候,接受过这样的美学实践教育,且不说不会费劲巴拉找不到一首喜欢的诗,说不定,早就是一名艺术家了。
图片作者:RitaE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