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樽江月
01
朋友前段时间回家相亲,去之前很是开心,因为负责介绍的姑妈说是一个很不错的小伙子。
人长得不错,个子高高的,白白净净,看过那个男生的照片,简直就是朋友心中的理想型。
心里也不禁替朋友高兴,这枚母胎单身终于就要柳暗花明了。
但是,恩,凡事就怕个但是,万一,二字。
但是最后朋友还是悻悻地铩羽而归。
我问是怎么回事,都聊的什么。
“女子无才便是德,亲口听他说的。”
“还有呢?”
“还有什么我记不得了,也不愿在提起了,只这一句像是刻在我脑子里一样。”朋友皱了皱眉,然后又舒展开了,“哎,我算是明白了,有些人可真是一瓶不响半瓶咣当。”
“怎么讲?”
“他问我平常的爱好是什么,我说看书,他接着问,今年该毕业了吧?我说恩,但是准备考博,于是就听见他说的刚才那句。他真的懂那句话什么麽?他就敢张口说。他意思是女孩子差不多就行了,学历在高有什么用呢?总不会和书终老吧,总是要结婚生子,既然如此,又何必苦熬这些求学的日子。”
“女子无才便是德?你让他有多远滚多远。”
也许对这句话有误解的人不止这位男生一个,也包括以前的我。
02
之前在某部电视剧里听过这句“女子无才便是德”:一个老太太教导自己的孙女要多学女工,简单认识几个字就够了,女孩子家家,围绕着丈夫妻儿锅台转的,学太多有的没的,终是白费了一番功夫。
这让我想起来《红楼梦》里,黛玉初进贾府,来到荣国府,晚饭后贾母问读的什么书?林黛玉老老实实回答说刚念了四书。
黛玉遂问其他姐妹们都读什么书。贾母道:“读什么书,不过认几个字罢了。”一会儿贾宝玉放学回来,兄妹相见。贾宝玉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只答:“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有人对这一段场景的解读是在贾母眼里,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在贾宝玉眼里,女子无才便有德,所以才想着给黛玉起名“颦颦”,且不说黛玉眉宇多有愁容,正应了“颦”蹙眉的意思,另外,颦,恐怕也有点像“东施效颦”里的颦。
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所以也有人觉得在贾母看来,女子固然是需要一定才能,不然也不会那么青睐王熙凤更不会让几个嫡亲孙女去读书识字了,而且通观全文,大观园里的女儿们都是才情颇高的。
只是初次见人,若把所学的东西拿来说与旁人不免有显摆的嫌疑了。贾府是何等气派,都说缺少什么才会炫耀什么,正是才情不缺,才没有必要说与人听,因为在她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隋唐演义》第三十七回里写道:人亦有言:"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才何必为女子累,特患恃才妄作,使人叹为有才无德,为可惜耳。故有才之女,而能不自炫其才,是即德!
意思是说,女人有才固然好,但如果有才却不恃才傲物,依然谦恭有礼,而不是随意炫耀,这就是女子的好德性。
一个人在没意识到自己美的时候,才最美。
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都在讲无物无我。无我,也即忘我的意思,对于我的一切得失无挂于心,这个应该没有人理解为没有我,我不存在,我消失的意思吧?
而“无物”,也不是说真的就没有万事万物,哲学大家王阳明先生就曾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说,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
同样的,我们理解无才的时候是否也可以按照此理去体会呢?
03
女子无才便是德,此无才非彼无才,做人做事达到忘我的境界才得大快乐。
让那些举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人们继续错误着好了,道不同不相为谋。
希望不会再有人被世人误会颇深的句子给伤害,遇见知音了最好,如若没有遇到,自己一个人,开门但看雨,闭门且吃茶,也很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