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若梭。时间冲淡了一切,惟独冲不走对书的情有独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爱上了读书。
虽然很多书都记不住内容,但我很享受阅读的过程。遇见喜欢的书,我会赶紧读,生怕错过自己想看的内容,哪怕熬夜都在所不惜。但有时候遇见特别喜欢的书,读到最后几页,就放慢速度,生怕再也读不到那些温暖的文字,所以便舍不得读,最后几页,阅读速度慢了很多。
俗话说:“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读书的时候是精彩的,是幸福的。我们应该把读书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来充实自我,提升自我。
梁晓声说:“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罗曼罗兰说:“和书籍在一起,你永远不会叹息”
古语有云:“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杜元春的父亲对独子疼爱有加,但仍督责倍严,让其闭门读书,足不出户。亲友有时心疼他,责怪杜父过于严格,杜父不以为然,理直气壮地用诸葛亮的《诫子书》来辩解:“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就像曾国藩说的:“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而书卷气是气质的“顶流”,有了她,优雅才会光芒四射,而不是显得做作;飒爽才会利落可爱,而不是变成鲁莽;单纯才能洁净纯真,而不是看上去乏味。
大多数书卷气足的人,都不会太年轻。真正读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具备自己的世界观,书卷气会不知不觉流淌出来。
我不停地看书,看文学历史,不停地走,看山壮大地。尽管这些书,这些路,可能与我的未来无关,但是他们教会了我思考。未来我可能一无是处,籍籍无名,甚至一无所有,或许莫名其妙死了,又或是莫名其妙的活着。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种精神,它是滋养我的灵魂,与前途无关,与钱财无关,与他人无关。人不该是一张白纸,一张纸只写着酒色财气,功名利禄的、潦草的一张纸。
在深夜 读那些温暖的文字,青春的热泪滚烫了那些个夜晚,炽燃的烟火无边无际。
一个人脚下书本的厚度,就是他人生的高度。
读书是与伟人对话的最低成本,它拓宽了我们的生命长度与深度。腹有诗书的人,往往能够包容世间百态,明辨是非曲折,忠于真实自我。一个人如果不看书,那么他的价值观就只能由他的亲朋好友来决定,因为他没有别的输入渠道来知晓更多。
饱览群书,是最低成本的投资,他就像一只储蓄罐一样,将你投入的每一份努力,都以另外一种方式归还于你。
何其幸运,上大学时图书馆里那么多书,它们曾经成了我的精神食粮。
很多时候,我觉得书中的那些文字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我的心情。有时我觉得那些文字就是我想说的,但我又表达不出来。
工作后,看过一些书,经历过一些事情,有过一些感悟,一直想把它们记录下来,奈何太散漫,懒惰之心一直阻挡其未能如愿。
今年,我想我手写我心,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不那么拙劣的文字记录下来,让我的成长有迹可循。
这里有你想要遇见的人,遇到后,你会在心里来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里”,并且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一个人,我怕写着写着就放弃了。一个人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得更远。
输出倒逼输入,保持阅读。每月阅读四本书,本月在读《人生海海》《枕边诗书》《生死疲劳》《自愈》
带着“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精神,坚持不懈走下去。
很多时候,我早已丢失了初心,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幸好,文字让我找回了初心,我觉得自己很富足,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一切。除此,它还指引着我去规划接下来的人生,让成长有迹可循。
文字是我生命里的一束光,它让我在浮躁时变得平静,在慵懒中找回正能量,在蹉跎岁月中静待美好,闲时手捧一本书,那是最幸福的时光。
愿你找到自己的热爱,并且全力以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