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无疑是新年档的爆款,在票房和口碑上面双双取胜,成为最大赢家。很多人也都在欢呼着,中国科幻元年终于到来了。
过去几年,中国科幻其实不怎么缺想法,就刘慈欣而言,其作品的恢宏想象力就已经足够支撑很多部电影上映了。中国科幻也不是那么缺少电影工业的支持。我国的特效制作水平当然是要逊色于好莱坞的水平,但这不代表中国根本拍不出科幻特效来。要知道,1968年的太空漫游2001,几乎是仅仅依靠模型拍摄和光影效果就做出了那样绚丽的场景,至今仍在被模仿(流浪地球里的AI就有着模仿2001的影子)。美国科幻作品视觉效果大幅飞跃,也是在卡梅隆的阿凡达之后,在那之前,后天、2012的特效其实都没有多么出色,但是,也并没有因为不够出色的特效而成为失败的作品。
中国科幻缺的,是良性的市场和开拓的勇气。好莱坞特效公司之所以发展得那么好,也是因为一个个成功的科幻电影。好的商品往往需要好的市场提供,而好的市场,则是依靠一件件好的商品才能建立起来的。中国最近几年电影市场快速发展,2009年全年票房不过62亿,而如今,2019年恐怕新年档电影就快要突破这个数字了。但是,大多卖座的电影,都是喜剧。除了战狼、红海行动以外,捉妖记、唐人街探案、夏洛特烦恼、西红柿首富,以及今年的疯狂的外星人等等,都是以喜剧为外壳的。口碑不错的很多作品,如无名之辈、我不是药神也都有着大量的喜剧元素,这种类型化依然是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的趋势了。一部此类电影的成功,必然推动更多的模仿。资本当然会被投放到更有可能获利的地方去,谁会冒险投资科幻电影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再加之一直以来,中国电影制作者似乎自己都对能不能做出优秀科幻作品有着怀疑,这种不自信,更是助长了市场的非良性发展。留给科幻电影的空间,越发狭小了。
科幻电影也不像低成本的文艺片,有些人有了钱愿意借以电影形式表达,就拍出来,不管挣多少钱,赔钱也无所谓。科幻电影大部分的定位还是商业化的,也必然是以获利为目的的。而如果是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就更要获利,还要挣大钱,才能满足的了投资方,才能顶住市场的压力,才能不背负破坏了中国科幻市场发展前景的骂名。如此这般,又要票房又要口碑,这条路没人走过,特效运用也不成熟,谁敢轻易尝试?实在是需要巨大的开拓的勇气。
流浪地球的出现,的确是给中国科幻市场开了一个好头。作为一个电影而言,它的确有很多很多不足,比方说节奏混乱,格局略小,剧情合理性上也值得商榷,人物功能性过强,台词不够真实等等。但是,我们欢呼的,绝不仅仅是这部电影,绝不仅仅是那绮丽的场景和震撼的画面,也不仅仅是出色的配乐,而是我们终于看到了这样一部中国科幻作品,终于看到了中国电影的新市场,终于真切地看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进步,也终于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多样化和未来的无限可能。这是一种游了很远,终于看到了彼岸的喜悦之情。
这笔钱还就得让郭帆挣去,未来,觊觎着这些钱的其他制作人,会陆续交出更多良莠不齐的科幻作品,我也相信现在中国市场大部分观影者的鉴赏能力,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大体上是不会存在的。
流浪地球,只是一个开场。我们才刚刚脱离木星引力的束缚,还有好远好远的路,等着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