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是汪曾祺关于饮食的随笔。文笔朴实,像是老朋友跟你闲谈;风格治愈,每一篇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在读完贴秋膘那一篇,我立马坐一小时的地铁去南锣鼓巷的烤肉季吃羊肉串,当时觉得整个人生都完满了。
这本书不仅仅谈饮食,还讲了文艺创作的启发,生活和人生况味,读完还能提高审美。
西方有句谚语:You are what you eat .可见饮食反映了人文,一地的饮食,就是一地历史与文化的反映。
饮食和人生
我在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的时候,在演乐胡同上班,每天下班都见一个老人卖 烂和蚕豆。这老人至少有 七十大几了,头发和两腮的短髭都已经是雪白的了。他挎着一个腰圆的木盆,慢慢地从胡同这头到那头,哑声吆喝着:烂和蚕豆......后来老人不知得了什么病,头抬不起来了,但还是折倒了颈子,埋着头,卖烂和蚕豆,只是不再吆喝了。又过些日子,老人不见了,我想是死了。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吃烂和蚕豆,总会想起这位老人。我想的是什么呢?人的生活啊......”
这让我想到之前合租时有一对60来岁的夫妻每天5点起来准备卖烤冷面,好赶在7点去地铁口卖早餐。
由于儿女都在北京,他们早上卖完了冷面,就到同一个小区儿女住的地方,帮忙收拾屋子,买菜,给他们做晚饭。看他们一家团圆其乐融融,我心里也好开心。后来有段时间开会,地铁口不让摆摊,原以为是一阵子的事,没想到,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还是不让摆,老两口寻思着做点别的,在老乡的介绍下开始做房屋装修。但是不能和儿女同住一个小区了。至此大家分隔大半个北京城。
这一段也让我联想到,有心的人想要写作,是不用愁没有东西可写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素材库。
菜名的启发
随笔“葵.薤(xiè) ”中,讲到清人 吴其濬(jùn xùn )在做官的同时考察当地的物产丰脊与民生的关系,并编写成两部有关植物的文献。里面考证了诗经中的葵就是冬苋菜,考证出来时,吴其濬非常激动,因为当时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葵就是冬苋菜了。
就是下面这张照片中的样子,不知道你吃过吗?
还有汉代挽歌中的《薤露》,里面的薤就是现在的藠(jiào)头,在我的老家叫“ qiāo子“,很像葱。可以和北京的糖蒜一样的腌制,极开胃。
作者写这篇随笔的用意在于:
第一,我希望年轻人多积累一点生活知识。古人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这最后一点似乎和前面几点不能相提并论,其实这是很重要的。草木虫鱼,多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草木虫鱼有兴趣,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
第二,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异地的食物,比如葵和薤,都吃一点。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许多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的蔬菜,比如菠菜和莴笋,其实原来都是外国菜。西红柿、洋葱,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很多人吃不惯,现在不是也都很爱吃了么?许多东西,乍一吃,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
你当然知道,我这里说的,都是与文艺创作有点关系的问题。
关于第一点我有很深的体会,作为一个福建人,早年有幸吃到作者说的这两种食物,冬苋菜和藠头,但是一直到读到这一篇随笔时才知道它的名字,知道之后真是感动不已。因为在这之后,对于我吃的菜和诗经、古文,都有了一种珍惜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