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8:00左右,和老婆散步回来的路上,看到空中一道移动的光束。就像有人拿着手电筒向空中照射,但是从我们观测的角度,感觉光束所在的位置,至少有四五十层楼高。从我们看见,到光束消失不到1分钟时间。
我和老婆猜测这是什么东西?
直升机?楼顶的照射灯?或是UFO?
我为什么会猜测是直升机?因为昨天开发区东北方向山林大火,据说是出动直升机参与救火,应该是晚上直升机巡逻。
疑点是:如果是直升机,为什么灯光是朝向天空的?正常应该是朝下,或是前后左右,怎么可能是朝上呢?
为什么认为是楼顶的照射灯?如果排除直升机灯光不可能朝上,在那个高度我想到的只有楼顶照射灯了。
疑点是:其一,从我观测的角度,没有那么高的建筑物。其二,如果是下面建筑物楼顶的照射灯,那灯光照射到那么高的位置早就发散得不成样子了。其三,很少有在楼顶安装照射灯的。
为什么猜测是UFO?因为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没什么可猜测的了!
今天这篇文章重点不是要描述这个“夜晚的光束现象”,而是要讨论在我观察的到光束后,为什么会有上述猜测范围这种行为。
这周正在看《思考,快与慢》这本书,遇到昨天这个现象时恰巧看到“成见”的四种表现形式:启动效应,曝光效应,光环效应和启发式问题。
在遇到未知事物时,我们习惯于用已有的认知去推断未知,进而寻找各种“证据”来支持自己的推断是合情合理的。但实际上所谓的“证据”可能是一种偏见,或是样本范围过窄,导致统计数据偏离平均值的表现。
有时候“成见”会带来不良后果。比如文中提到,“本书作者作为曾获诺贝尔奖的心理学教授,在给学生的论文打分时,他总是会不知不觉地,把上一篇论文有优秀表现的学生的分数打得比较高,而此前表现欠佳的学生,则会被再一次压低分数”。其实,真正可怕的是“产生错误的判断,而长久不自知”。
上周参加了一次项目管理培训,讲师是某国企项目管理专家,她是技术出身走上管理岗位的。课中举的自己亲身经历的实例,令我记忆较为深刻。她说,一次自己在给下属传达指令时,许多受令者不能领会她的意图。于是她就把要传达的指令写在一张纸上,给其他人看,让他们提出意见。得到的结果基本与下属的反馈基本一致,于是她明白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作为一个领导者能够不断地反思和提高自己,就这一点就足以让我对她产生敬佩之心!
“成见”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家庭、工作和生活,唯有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才会降低对陌生事物误判的几率。
写到这里“夜空中的光束”到底是什么已经无关紧要,我们要关注的只有成长:自己的成长,家人的成长,以及有共同目标的人的成长。
而关于那场山林大火,我们能做的也就只有“禁止自己和家人携带火种上山”和“宣传携带火种上山的危害”,其它还能什么是个人能够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