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起艾琳在与高我连接打的那个比方,
小女孩不断地向妈妈要糖果。
这是我所不知道的东西。
我知道,我做不来,我没有信心。
我不会跟我爹妈去要糖果。
我没有信心,我不敢要。
并不是不去努力,
而是觉得没有努力的机会。
这就是所谓的“那块隔板”。
为什么有人敢去要呢?
我不理解。
是对自己有信心呢?
还是仅仅是对自己的允许呢?
从根本来说,
这个情境是我对自己伸手要:
“给我”。
但是这个仅是一半,
另一半的我,
也需要伸出手:
“我给”。
但是我不敢去要,
就算我去要,“给我”,
因为说谎说习惯了,
说出来的都是假话,
没有完成另一半的动作,
不是真言,
不具有神力。
所以言语和决心不具效力都是自己自找的,
说假话说惯了,
没有后半段,
命令不再具有成真的效力。
自己不成全自己。
分析有用吗,
没有。
去要。
去不要说假话。
但是,有执着肯定是有理由的。
要去理解所有的理由。
骗谁呢?
带着好奇去问。
对真相好奇。
允许对对方好奇也就是对自己的好奇的允许。
我能感觉到我内心深处是如此的害怕向父母要东西,
不光是父母了,我害怕向任何一个对象要东西。
我从小得到的经验都是十分难堪又心痛的。
这个问题我探查了无数次了,
反省了无数次了,
可我现在一回想起来,还是会十分难受。
那我再看一次。
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想骗谁呢?
这件事的背后藏着怎样的目的呢?
我又在陷害人。
其实是我不想沟通,
我不相信了人可以互相沟通,
我不相信我可以跟对方互相理解,
所以我要不到。
我要不到。
所以我小时候采取的补偿反应是什么?
是偷,是恨,是受伤
——受伤就是我的目的。
受害后心怀怨恨目的的碰瓷,
这是仇化、敌对的手段,
总要找点理由受害,
我不想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有关沟通的问题,
只是把对方塑造成一个坏人,供我仇怨罢了。
这世上有人塑造好人偶像,搞崇拜,
而心理阴影则是塑造坏人偶像,搞仇恨。
都是让人放心大胆不向自己看的手段。
或许我小时候是父母不愿意跟我沟通,
不愿意了解我,只想往我头上套狗链。
但是我也变成这样的人,
那肯定就是我的不对了。
我不相信、不愿意能与人互相理解,
我心外有坏人,
坏人是什么意思,
坏人的意思就是不能相互沟通理解平等合作的霸道的王八蛋。
我心外有坏人,
的意思就是说我不愿意沟通交流。
我不相信可以如此。
其实就是一股不愿意去怀着好奇,
包容、理解自己的真正意图的一种作风,
作风制造了人不可能相互理解的假象信念。
(这个“自己”的用词是有讲究的,划界范围是未定的,可以包括了我,你,他,甚至是天地万物)
这种作风投射到孩子身上,
就由对自己的不好奇不沟通不理解
转化成对孩子的不好奇不沟通不理解。
然后这股作风又会内化到孩子里面,
又传给孩子所面对的人。
自己不想去理解人
向外的投射。
不单是对人,
我也不相信我可以跟老天互相理解,
我觉得我在面对一个很不对等的东西,
我觉得我是不被接受的,
我的渴求是不被允许的,
不被祝福的。
这就是我不敢要糖果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