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词汇量很大,语法也很好,阅读理解也没问题,但口语就是结结巴巴,怎么也说不流利,他们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
既然英语学习有自身的规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任何现象肯定都有原因。
那应该怎么理解“哑巴英语”现象呢?
1
正如《思考:快与慢》里说的那样,人类有两套加工系统。
一套快,一套慢;
一套无意识自动运作,一套受意识控制;
一套无需努力,一套困难复杂。
虽然“慢”系统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复杂问题,但大多数时候人是靠“快”系统活着的,因为我们99.99%以上的行为都不是有意识做出,而是依靠本能、习惯和记忆直接做出的。
我们当然也不是靠意识说话的,当我们讲话的时候,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部分语言加工过程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我们不会格外去留意遣词造句,语句会不假思索地自然流出,只有表达遇到障碍的时候,意识才会进入。
我们都以为大脑的额叶主管意识,其实额叶的原始的功能是控制身体运动。
那么意识为什么出现在额叶呢?
因为意识就出现在运动“出错”需要修正的地方。
归根结底,人不是“思考”的人,而是“行动”的人。
说话本身也是一个行为,而不是一个想法。
思考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并不是产生流利的表达,而是监控和编辑。
所以通过思考讲话的人,比如习惯处理书面语言的人,口头表达容易不流利,这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里叫“过度监控”。
对于这一类人,如果可以在讲话时把自己的状态由慢系统切换到快系统,口语会有飞跃性的提升。
2
流利表达的唯一支撑是内隐知识,内隐知识不是“学得”而是“习得”的。
语言习得的对象不是语法规则、词汇,而是语言范例本身,或者说“记忆序列”(memorized sequence)。
一个序列就是一个记忆组块(chunk),组块越大,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负担越小,处理速度越快。
工作记忆的容量大概是7(最近的研究认为只有4),如果我们把”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整句话作为一个组块,那这句话只占用一格工作记忆容量,如果把它看作由词汇按照语法规则组成的句子,工作记忆的负担反而会大增。
想一想婴儿是怎么学会母语的?
显然婴儿学会母语并没有意识的参与,因为婴儿几乎没有意识,他们只是单纯的模仿。
研究证明,在语法规则较为复杂时,记忆性的内隐学习比规则发现性的外显学习更有效,无意识的学习机制比有意识思维更能检测微妙和复杂的关系。
再看看我们学校的英语教育,基本是记单词、讲语法、做题。
这种方法学成“哑巴英语”一点也不奇怪。
3
语法等外显知识甚至不是语言的骨架,而只是拐杖,学会走路之后就可以扔掉了。
内隐知识带来的语感本身就可以替代外显知识的监控作用。
举个例子,看下面那一句话有问题?
Can you send me a card?
Can you pass me the pen?
Can you explain me the law?
甲乙丙丁都看出第三句有问题,应该改成“Can you explain to me the law?”但他们的理由各不相同。
甲:不知道,就是感觉。
乙:老师说,explain to sb sth是固定搭配。
丙:老师说,explain跟间接宾语是不及物动词,需要跟介词to。
丁:拉丁词源的双宾动词如‘explain’和盎格鲁-撒克逊词源的双宾动词如‘give’的用法不同。
你很难说丁一定比甲高明,毕竟我们的目标只是熟练表达,而不是成为语言学家。
当火车在铁轨上时,不需要感觉到铁轨;当鞋子合脚时,不需要感觉到鞋子;当语言符合规则时,也不需要感觉到规则。
输入什么,就输出什么。
输入语言,就输出语言。
输入规则,只能输出规则。
总结一下
告别“哑巴英语”,需要:
一、重视记忆性的内隐学习(如诵读、精听),习得“记忆序列“(组块)即整个句子而不是单词和语法规则。
二、在口语表达中切换到”快系统“,让思维流动,不要追求完美,如果你每个用词都力求精准,说话一定会磕磕绊绊。
三、与其思考怎么说,不如把思考过程直接表达出来,让表达成为内心活动的一面镜子。比如不确定就直接说”I’m not sure,I guess…“
关注公众号:水与月WMedu
个人公众号:安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