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如果在以前,你跟我说上面这句名垂千古的爱的誓言,最初描写的竟是两千七百多年前的两个男性士兵爱的誓词,打死我也不信。
但现在我却信啦,尤其是听完文学大家流沙河老先生的讲解之后,更是有一种醍醐灌顶的赶脚。
也许是由于这句话太有名,而且自从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以讹传讹引用后,一直用在男女关系上,由此形成了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之前每次诵读《诗经》中的这个名篇,虽然也隐隐约约的觉得,明明写的是发生在战场上的两个“直男”之间的誓言,怎么到最后却硬生生被“掰弯”,众口一声的被解读成了男女之间、情人之间的海誓山盟了呢。
有时我就在想,历史的真相,往往会淹没在众口一词、以讹传讹和故意的曲解和误读之间。这不但是“众口铄金”、“羊群效应”的结果,还有更主要的一点就是,人云亦云、懒得思考的缘故。
其实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程朱理学”大行其道的宋朝,人们的思想还是非常保守的。而这首关于同性恋的名篇竟然能保存下来至今,真的要非常感谢一个人,而他,就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
孔丘曾批注《易经》和《诗经》,并对里面的不少内容进行删减和整理。现在很难猜测孔夫子当初保留这篇文章的初衷,但他竟然把这篇文章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不难想象,应该是诗歌中传达的深情和真情深深地打动了他老人家。
其实,后来一查,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思想可真够开放的,《诗经》中不但有男同性恋的山盟海誓,还有女同性恋之间的爱的挽歌,而被认为是“惊天地泣鬼神”号称“万古送别之祖”的《诗经·国风·邶风·燕燕》,就是其中女同诗的代表之作。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
此和情人的离别之诗,写的真可谓是一唱三叹,感人至深。诗歌将卫国的庄姜夫人送别她的女伴时缠绵悱恻、哀婉动人、依依不舍的心情刻画的不可谓不淋漓尽致。
话说当时的卫国国君娶了齐国的公主和绝世大美女庄姜为妻,虽属政治联姻,但我想卫君对庄姜应该也属真爱,结婚后两人一直没有子嗣。他在明明知道庄姜口味特殊的情况下,还毅然决然赐了一个美女给庄姜。而等到卫君死后,其儿子州吁上台,却棒打“蕾丝”,活活拆散了这对“苦命鸳鸯”,将庄姜夫人心爱的女伴生生赶走。而《燕燕于飞》就是在此背景下写就的…
患难之间,见真情,基友之间,显真爱。
我想,不管是生死未卜的战场上的“四溢基情”,抑或是要忍受长久离别之苦的“蕾丝情缘”,还是普罗大众的男欢女爱,人之相与,最贵一个“真”,最重一个“情”,而“爱”则是连接你我的纽带。无常人生,悲欢离合常有,但就因为人们之间的这份“不渝真情”、这份“浓情蜜爱”,也从此让人世变得更加值得珍惜和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