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每一篇文章的成功发表,都少不了小标点的功劳。小标点虽然小,身影却坚实。在整个写文过程中,作者并不孤独,从写下第一句话起,就能见到小标点的身影,小标点们与作者一路相伴,直到作者写完最后一个字!
那么,对小标点如此不离不弃地陪伴,作者应怎样做才能表达由衷的谢意呢?很简单,只需依据它们各自的功用,将其安放在恰当的位置,实现小标点们“功用得配其位”的愿望就可以了。
这一讲继续结合源于《人民日报》的新增标点使用标准,进一步学习相关补充内容——新增书名号的辨析与使用。
大家都知道,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例如,“方便”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就表达了不同的意思(请看下面例子)。
例一:“你们先聊着,我出去方便一下。”梅子起身说道。(这个语境中的“方便”是指上厕所)
例二: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各公交线路都增加了车辆,并延长了运营时间。(这个语境中的“方便”是指“使……便利”之意)
例三:在这里,说话不方便。(这个语境中的“方便”是指“适宜”之意)
与此同理,对于同一名称来说,何时需用书名号,何时不用书名号,有时也需要结合不同的语言环境来区别对待。
在前一讲中,曾介绍了在表示“不能视为作品”的“活动名称”时,不能用书名号。但是,当这一活动特指电视节目名称、报刊栏目名称或文艺栏目名称时,就要用上书名号(参见下面例子)。
例一:全校文艺骨干都积极地为参加“金秋之声”音乐会做准备。(这里的“金秋之声”是指一项活动名称,所以不用书名号)
例二:校园青春在线视频网,正在筹办新的文艺栏目《金秋之声》,预计下月底将和大家见面。(这里的《金秋之声》特指文艺栏目,所以需要使用书名号)
在前面的讲解中,还介绍了在表示音乐、歌曲等作品的名称时,要用上书名号。但是,对同一名称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不同含义,也要区分清楚后,再决定是否使用书名号(看看下面例子)。
例一: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这里的“青藏高原”是指一座高原来说的,所以,不用书名号)
例二:我非常喜欢听李娜唱的《青藏高原》这首歌。(这里的《青藏高原》是指一首歌曲来说的,所以要用上书名号)
综上所述,任何知识的运用都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辨析,并注意活学活用。
(待续·补充学习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