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很流行一句话:“八小时之内求生存,八小时之外求发展。”在网上,这句话得到了很多人认同,普遍认为能否合理利用工作后的休息时间,是拉开彼此差距的关键。
今天这本《高效利用工作日》告诉我们,如果每个工作日,我们都在被动的度过,在泄气、沮丧和疏离中结束,那么才是真正浪费了最好的发展机会。毕竟我们只有拥有了高效的工作日,才能给八小时之外提供更充足的能量,拥有更积极和轻松的心态,专注的去学习,或参与到其他事件中。
《高效利用工作日》的作者是玛丽·A.卡木托,译者曹轶。玛丽是美国MC咨询公司的创始人。MC的客户涵盖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上千名员工和团队领导者,致力于服务不同水平、级别的新老生代职场人士。所以玛丽非常了解职场里职员遇到的各种低效的工作状态,为什么很努力,却永远有做不完工作?很勤奋,却停滞不前?在书中,她告诉我们——高效≠分配时间+埋头苦干,而是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本书通过对四个场景“之前”和“之后”的描述,促使读者思考,如何运用六大高效工作法,以帮助读者摆脱在职场中的无力感,改变自己旧日的不良状态,最终获得高效的工作日。
1 自我管理中个性管理的重要性
职场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问题,而多数人都习惯于按自己的方式行事,并且很介意他人对自己的批评。那么我们就要注意了,我们这种旧有的做事风格,是否会影响自己高效的工作。所以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喜好及其对自己和他人产生的影响。如果发现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影响工作,我们就要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积极心态和情绪,才能让事情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以前工作中遇到两个同事,一个脾气急躁,很容易说出难听或不耐烦的语言,他很有才华,但是很难融入集体,慢慢就与同事间产生间隙,大家都不爱搭理他,遇到问题,就很难借力解决,最后主动离职。而另一个同事性格包容,很懂得职场话术,他和同事打成一片,遇到问题,大家都很愿意指点一二,他的工作效率特别高,每项工作任务都能比较完美的完成,当然很快就得到了升职。从他们身上,我也学会了克制自己的脾气,更好的与同事保持关系。同时不再傻乎乎的与人闲聊评论,祸从口出的老经验还是非常有道理的,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工作中。
2 四象限工具使用的新认识
很早以前就学习过四象限工具,通过四象限坐标的重、轻、急、缓,定出每日事项的先后处理顺序。今天书中着重提到一个观点,就是对于重要但不急的事项,很多时候花费的时间是不够,紧急不那么重要的事情花费时间过多,我们应该多排出时间安排重要但不急的事项。同时个人的优先事项需要与公司和团队的优先项目尽量重叠,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工作和个人二阶同时发展。以前一直没往这方面去想,现在想想确实如此。
教我写作的齐帆齐老师,在网络公司工作的时候,因为客户需要写公众号推广,而她本人也爱好文字,就这样每天坚持,保证每周输出三篇左右文章。虽然有时候也会憋的很难受才写出一篇,但是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不仅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个人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写公众号推广就是四象限中重要但是不是很急的事情,如果不做,短时间也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当我们保证了一定时间去完成它,会发现带给自己很大收获。这个例子也是个人优先事项同公司优先事项高度重叠表现,不仅帮客户做了推广,同时让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三年时间,齐帆齐老师从写一篇文章都很不容易,一步一步到现在成为多家平台签约作者,出了两本书,还用最具实战的经验来教授更多人写作。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工作索然无味,肯定是自己的优先事项同公司的优先事项没有重叠。我们要努力寻找工作中优先事项可以成为个人优先选项的部分,让自己对工作充满热情,高效完成工作的同时精进自己得能力。
3 运用工作路线图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开车有地图不容易走错路,但是看了本书我才知道工作也有路线图,它就是书里提到的六个高效管理的方法。通过对路线图的每个部分进行反思,明确自己的优势和需要提升的部分,以便缩小我们当下与期望的工作状态之间的差距。我想很少有人这样做过,但是它应该非常有效。不管是六大管理内容中的哪一块,当我们明白了自己的优势,又能够确定自己需提升和构建的部分,我们的工作日的状态定然会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当然我们只是知道和了解这些是不够的,最终的练习和实践才是最难的部分。就如书中举的一个例子,当我们去了健身房,却只是听别人在讲解如何使用跑步机,自己就不上去跑。这样的结果是很难有好的效果的,学习了高效的方法,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实践的反馈来指导。
《高效利用工作日》作为一本立志帮助读者把握机会、掌控工作日的工具书,非常适合职场中正处于工作混乱无助期,或者想提升自己工作效率的职员学习。如果能充分理解并运用书中分享的应用工具,肯定能够帮助读者在工作中提高效率,精进能力。
注:配图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