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醉翁之意不在酒”,下一句,“在乎山水之间也”。
再问一次,“醉翁之意不在酒”,下一句,“在乎山水之间呢”。
你会发现,句尾的“也”字换成了“呢”字。用“也”字,画面是满头白发的太守在喝酒,醉醺醺地说着话;用“呢”字,画风则多了一丝喜感。
一个“呢”字,竟然让一句话的画面有着较大的不同。纵观全文词句的句尾,“也”字均换为了 “呀、呢、哦、啊、啦”,朗读时,感觉整篇文章的趣味性增添了不少。(ps:萌版《醉翁亭记》原文在文章末尾)
02
那么,生活中,把有些字换了会是怎样的一种状况?比如常用的“的、呢、啦、嗯、哦、喔...”
闺蜜之间
我有一个关系很好的闺蜜,我和她会分享喜怒哀乐的各种事情,生活中的大多数时候,我们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互相安慰。但是,在聊天时,她总会发来“哦哦”两个字。
事实上,这两个字并没有什么不妥,也就是聊天中的词而已,只是,这两个字让人并没有了继续聊的心情,把话题瞬间收住了。但是,如果我和他还没讲完事情,我会继续说...如果是陌生人,我则是立即退出聊天。
“哦”或“哦哦”,透露出一个人在应付,或者是有些许冷漠,甚而至于是不想搭理对方的意味。如果一个人实在太喜欢发“哦”字,并且习惯了这样发,便不在讨论之列。
恋人之间
我问周边的朋友,大家是否有喜欢用“哦”的习惯,一个朋友讲诉了他和他女朋友朋友之间的故事。
他说,于他而言,聊天时,“哦”字只是回答对方的话的意思,表示自己还在线,还在听你说。
一次,他不经意间给女朋友发了个“哦”字,女朋友瞬间怒了。他女朋友一个劲儿地问他:你为什么要发“哦”,是不是不爱我了之类的话...结果便是,他女朋友将近两个小时没有理她。等她女朋友气消了,他主动去询问原因。
他女朋友回答,就是不喜欢“哦”字,感觉“喔”都比“哦”要好,感觉你是在敷衍我,根本没有和我好好聊天。于是,男生各种解释,各种赔罪,还保证以后不会再发“哦”。他们还约定:以后谁发“哦”谁就是小狗。
大家都知道有些女生喜欢作,喜欢抓着一些小问题不放。所以,和女性朋友聊天,特别是女朋友,可要尤其小心了。
上下级之间
一个朋友则谈到了她那“冷漠”的领导。
她说,她和领导说话总是小心翼翼的,怕自己说错东西。她每天完成了任何工作,都会在微信上给领导报告,领导每次的回复几乎都是一样的。她说,领导不是发“好”,就一定是发“好的”,重点是,“好”字后面还跟着一个冷冰冰的句号,让人不自觉地不寒而栗。
在这位朋友看来,句号,表示一个人很谨慎,表示这句话确认无误,可以发了,才用句号结尾。她每次询问什么东西,领导总是惜字如金,所以她便觉得,领导真的太冷漠了,从字里行间就给人一种疏远感...
很多很多方面领导在很多方面都比较谨慎,一些聊天习惯和交流习惯,也可能是常年的工作习惯所养成的,一个人若是随意猜测,则等同于自寻烦恼。
03
其实,生活中的交流,把有的字换掉也许会好一些。
比如,嗯、嗯嗯、嗯呢、嗯呐、嗯嗯嗯……一般人会用“嗯”,关系稍微稍微好一些,则是用“嗯呢、嗯呐”,很多人则是习惯任何时候都用“嗯嗯”。
网络时代,人们聊天时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只能通过语音来揣测对方的意思。当聊天对象是恋人或者领导,会更小心翼翼一些。
比如,好、好的、好呢、好吧、好呀,用了“呢、呀”,语气似乎都变得活泼了一点,含有一丝丝喜悦。
或者,尽管发文字者不喜悦,可能想给对方传达的有一丝丝喜悦。或者,不想把自己真实的情绪让对方发觉,用这些词来进行“掩饰”。
日常的交流中,有些字可以换掉,便呈现出另外一层含义。有些语句,则可以把说话的方式和语气换一下,这样可能避免很多争吵。
舒心的生活,从好好说话开始吧。
萌版《醉翁亭记》(来源网络)
环滁皆山呢。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呀。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呢。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啊。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呀。名之者谁?太守自谓呢。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呢。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哦。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呀。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呢。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啊。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啊。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呀。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呢。苍颜白发,颓然乎其见间者,太守醉啦。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呢。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呢。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呢。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啊。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