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我也一样。这大概是成长过程中塑造认知的必经之路。一个想法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是一个完美闭环。
后来自己看书,童话、寓言或者民间传说,会记住书上那些五花八门的设置,还有琳琅满目的情节。作者的思路带着我往后走,丰富的笔触化为耳边抑扬顿挫的语音,娓娓道来一个个故事。
原来世界还可以这样被认知?这是很多故事让我陶醉之处。这些故事里,和我生活不一样的会让我好奇,和我生活中一样的会产生共鸣。
前路不可测,往事不可追,大概是人生单行道最遗憾之处,这种遗憾情绪,在别人别家的故事里随心潮跌宕,竟能获得少许平复。
儿时看多了故事的结果是想讲故事。一开始是复述,把故事里的情节原封不动讲给爸爸妈妈和姥姥听。后来开始加入想象,把故事里自己不满意的情节改成自己满意的,有时甚至把悲剧改成喜剧。后来就开始天马行空加好多人物和情节,让故事主线多几个分支。
再后来,就开始自己写故事。
平生第一个故事竟是科幻,《二十年后的我》。没错,这题目是来自老师布置的作文,我写完了作文觉得不过瘾,又往后续了一万多字。这作文也是小学教材中亘古不变的经典题目,现在上小学的娃们也遇到过。然而那时的水平远远不足以Hold整个故事的架构,所以事实上这个故事所完成的仅仅是人物和背景的原初设定,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接下来若干年写的最多的是命题作文,包括记叙文和议论文,这些劳什子是不会给灵感以任何空间的,好在这二十年里没停止过练笔,虽然写的是散文和诗词。
散文和诗词这些不是故事,却可以激发写故事的念头。据说曹雪芹写《红楼梦》,“亦有传诗之意”。我自己也曾因为写了一首词后没过足瘾,又顺着写了个小说。这是后话。
等到能再次写故事时,真的已是二十年后。那时多少经历了些悲欢离合,心潮可以偶尔澎湃,并且过了好写日记的年龄,已不喜欢自我吐槽式直抒胸臆,一定要找一个虚构的形象在虚构的世界里,演绎各种各样现实存在的情感,以及在逻辑上可能发生的事。
我写的故事就这样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它们更像一个个电影或者连续剧,放映的地点是脑海里,整个剧组和制作团队只由一个人组成。所有情节和对话都是这个人和世界聊天的结果,最后以故事的形式出现。
故事的结局不管是悲伤还是喜悦,都是这个世界在我们的脑海里不停刷着的存在感。
每天都需要这样聊天,不用多,几句就行。每天都可以讲一点故事,哪怕只讲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