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知识付费和学写作,追求的是一样的目标。去年付费社群是为了解决焦虑,现在学写作是为了面对自己。
人每天学习、做事、与人相处,都映照着自己的内心。
写下来,让自己看得更清晰。
02
焦虑是因为迷茫,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去年,在知识付费的浪潮席卷下,我花了1万元在各类社群中。阅读、写作、运营和设计,都大有学问,但我都只在学到基础后,就没有继续深入。
刚开始,学到皮毛就够“显摆”了,在别人眼里,我挺励志。三天就“学会”独立做海报,写文拿了很多优秀和最佳,还兼顾着组长的角色。
但时间久了,深度不够的问题就暴露出来。没有反馈给生活,只是在线上自嗨,被压下去的焦虑,以势不可挡的方式回归。
在濒临崩溃的情绪下,我去深入学习情绪相处。
03
与情绪相处,是没法只靠听课达成的。
那30天的学习中,很多人眼里,我思考深入,自我分析写的详实。背后,其实我下了很大的决心,付出了很多努力。
情绪问题的根源,不在当前引爆它的事上,需要深究以往对造成创伤的事。当我决定把那些不愿和人提起的事,写出来,并分享的时候,我就和自己达成了部分和解。
一篇作业,我要花半小时看原理,0.5~1小时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再用1.5h自我剖析和写出来。
最后,在明白自己能放下部分以往的不堪时,我像个孩子似的,和我喵絮絮叨叨了好几天。
我也意识到,当我愿意把一些故事写出来时,就是我开始放下的信号。
04
去年年底,我报了鱼哥的写作年卡班,因为写自己、写故事,让我一次次更触及内心。至于变现、影响力,都是附带。
有时候,自己的故事能引起人共鸣,学到的东西能帮助到别人,那就是惊喜,也是促进自己写作的力量。
有一天我问了鱼哥一个问题,“我写东西,习惯性写自己,这样是不是不好?”。鱼哥说,我可以写工作、生活,更广的题材是学习、读书和一些故事,这些东西,本质上都是写故事,但想要故事写的有用,需要练习和深入思考。
很简单的道理,但我像打开了新世界。
我的自我剖析和经历,都是故事,他们之所以能疗愈自己,还顺便给别人带来一点帮助,是因为真实,和深入。
真实和深入,就是一种力量。
05
这段时间,在鱼苗做基础运营,有学员叫我老师,我觉得很不敢当。甚至每次看到,都不自在。
比经历,我带的学员多数都比我丰富;比读书,有人的阅读量是我的好几倍。我唯一好看的,可能就是所谓写了“30万字”,但其实中间有一半,都是写给自己看的,算不上写作。
当时 ,在鱼苗发自我介绍的时候,这个写作字数,发出去,我就后悔了。
但是回头想想,故事和自我剖析,不都是与自己的对话吗。曾经的焦虑也好,压抑也罢,当故事写出来,就是与自己的和解。
算写作,也不为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