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起水》是我第一次写我家乡桂林相关的民俗题材故事。这则故事以桂林传统龙船文化为素材,夹杂了一些神话传说,不是按照某个现有的民间故事改变,就是新写的原创。故事背景设在安史之乱后的晚唐时期,因为民俗研究者一般认为,桂林龙船兴起于唐朝时。直到今天,桂林那些扒龙船的村子还在传唱一首讲龙船习俗的歌谣。
古传来,到如今,扒船本是唐朝兴;
金角龙,到来临,十年一届划太平。
正月正,接龙王,接起龙王下殿堂;
坐中央,喜洋洋,身换龙袍放毫光;
又请老,又遣丁,请出船长把船兴。
二月二,议扒船,请来船匠有几班;
早来急,晚来忙,急急忙忙割新船。
三月三,割成船,各家大小好喜欢;
来的来,往的往,来来往往看新船。
四月八,麦子黄,又割麦子又划船。
上扒园,下扒洲,综合扒过太平舟。
五月五,是端阳,庆贺端阳喜洋洋;
锣鼓喧,炮连天,一船人丁笑连连;
两边坐,两边划,两岸看的有万千。
六月六,稻谷黄,各船携手转家乡;
争速度,抢季节,稻谷丰登庆丰年。
九月九,是重阳,接起龙王返庙堂;
个个呀,笑洋洋,恭贺老龙上天堂;
男家福,女家康,又是一届太平船。
唐朝时的桂林龙船竞渡是什么情况,已经没人知道了。所以我只能从其他的资料中挖素材。比如,明末学者邝露在《赤雅》一书中记载:
桂林竞渡,舟长十余丈,左右衣白数人,右麾白旗,左麾长袖,为郎当舞。中扮古今名将,各执利兵,傍置弓弩。遇仇敌,不返兵,胜则枭而悬之,铙歌合舞。十年一大会,五年一小会,遇甲戌为之。
故事开头说桂州龙船好械斗,其实到新中国成立之前都差不多。清朝和民国都曾经下令禁止扒龙船,说多了还是因为龙船竞渡容易引发械斗,以及旧社会中不乏恶霸豪强利用龙船习俗搞事的情况。晚唐时期是个比较混乱的时期,而且唐代桂林民风本来也比较好斗。所以我就把这个素材移植过来了。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漓龙村和东江五村的【武比】是我根据械斗风气虚构的竞渡规矩,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故事中提到的其他龙船习俗,比如走龙亲、起水仪式以及各种龙船歌,则是临摹了现实中的桂林龙船文化。没错,就是现在还传承着的民俗。今年恰好是桂林龙船【五年一小扒,十年一大扒】的【小扒】之年,我有幸现场看了传统祈福龙船的一些活动,走过几个龙船村看热闹。扒龙船的村民和本地很多文旅博主的直播、短视频,也让人大开眼界。这也是我决定尝试写桂林龙船文化题材故事的主要原因。
据民俗专家介绍:
【桂林的龙船民俗文化有着一套传承体系,时间跨度长,习俗活动通常从农历除夕开始一直延续到农历六月初六,最晚会持续到农历九月初九才结束,主要包括开鼓、请圣下殿、走龙亲、游龙、起水、舀酒、龙王上殿、龙舟竞渡等活动。】
【在桂林一系列的龙船民俗中,龙船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龙王祭祀、走龙亲、舀酒游江等环节,龙船活动全过程都贯穿着不同曲调的龙船歌,其内容、旋律的丰富性、传承演变的多样性、曲调情绪的强烈感染力远超外地同类歌、调。”】
桂林龙船是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龙文化崇拜为内核,以礼仪为主、竞技相辅,更多是像【起水】【走众亲】之类的带有道教仪式色彩的民俗活动。每条龙船都有对应的神仙庙宇,体系比较复杂。这些我都化用到了故事中。比如以【哦、嗬、吔、呀、嘿】五声组合为特色的龙船歌,可能是源于船工的劳动号子,唱出来有种念道门咒语的感觉。铁虎最后唱的那首歌,其实是【请龙王下殿】(烧香祭祀后把龙头从庙宇中抬出来)时唱的龙船歌,这里改了用途和个别句子,改成为龙神招魂的歌。
起水仪式基本上是照着传到现在的习俗写的。走众亲的部分则没严格按照现实来临摹,只取了其基本精神。桂林漓江两岸各个村子结龙亲其实有明确的派系,在新中国后消弭了几百年以来各村之间的械斗仇怨,大家和谐相处,但走众亲的时候还是大体按照原先各村的“龙亲”关系活动。
不过,【龙船人家统一称60岁以上的人为“前辈”,60岁以下的人无论年纪大小都互称对方为“大哥”,自称“小弟”。也有部分供奉母龙神的村子是互称“大姐”,自称“小妹”。】这个习惯是真的。所以主人公们经常称【某村大哥】其实是对友村父老兄弟姐妹的一个统称。
走龙亲时主客双方的【贺歌】,表达的是一种互相尊敬,重情重义、团结友好的礼义精神。比如,故事中东江五村老族长和漓龙村老里正唱的贺歌,照搬了现实中的桂林龙船贺歌(跟广西山歌不是一个体系)。放在故事的语境中,老族长的歌词大意是从此以后听凭对方做主,老里正的歌词则表示双方都是一家人,双方阵营从敌对走向团结。在现实中走龙亲对歌的场面既热闹又好玩,这里一笔带过了。
由于故事的篇幅有限,加上我不是在传统龙船村里长大的人,所以很多生动有趣的龙船习俗细节在故事里表现得不充分。以后找机会用新的原创小故事来展现。
关于漓龙村、八虎洲村、白石湫村都有现实原型。漓龙村的原型是桂林龙船训练基地所在的龙门村,这个村有三座庙,四条龙船。八虎洲村的原型是六狮洲,那里分布着【青龙三兄弟】(大青龙、二青龙、三青龙三条龙船,我今年在江边虞山桥旁看到了其中一条游江),据说是同一棵大樟树做了三个龙头,所以是三兄弟。
至于白石湫,又叫白石潭。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桂林》一诗中写道: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龙移白石湫】提到的就是白石潭。白石潭村附近有个叫“广王坝”的水域,水流很急。很多村子喜欢扒龙船去那里逆流“冲滩”。东江五村没有原型,纯虚构,跟现实中同地区的村子对不上号。而且龙船的样式和颜色也跟真正的东江各村龙船有很大差异。
另,桂林本地人or熟悉桂林的人会在故事中发现很多景点的名字。
比如,吕洞宾救下主人公廖铁虎后躲在虞山,地点在今天桂林市虞山公园。木龙古渡在叠彩山下,也是桂林市著名景区。那里有大树变成龙的传说,所以洞叫木龙洞,渡口叫木龙古渡,湖叫木龙湖(两江四湖中的四湖之一)。漓水龙神被封印在千年古樟树的情节,跟改开以来旅游界流传的本地民间传说不是一回事,是我根据【木龙】二字重新编的。
妖蛇把廖铁虎的弟弟廖铜牛抓到七星山瑶光峰下的一个大山洞,意外地吵醒了被封印在洞中石壁的漓水龙神灵魂。其实熟悉桂林地理的人一看就能猜到,那个洞就是桂林市著名景区七星公园月牙山瑶光峰下的龙隐岩,也是桂海碑林所在地。
龙隐岩另有民间传说,但我没用那个版本。我喜欢龙,而且桂林龙船文化本身是以龙神崇拜为核心的,所以我才写了这个原创志怪小故事。龙是以民为本的龙,人是不屈不挠的人。
桂林传统龙船其实比故事中设定的更长更大,考虑到是晚唐时期,就收着点。据民俗专家介绍:
【竞技龙舟有它的标准,舟长、舟宽都有相应的规定,而桂林的龙船则没有固定的标准,每个村的龙船都有自己的特色,普遍比较大且长,据我了解,在桂林一条龙船有57米长,能坐下150多人。龙船的装饰也会比龙舟繁复,比如会在龙船上放置雄鸡、绿树等,体现人与动物、植物和谐共生的理念。】
铁虎得到的电母罗伞原型是桂林传统龙船上的罗伞(又称万民伞),这个故事虚构了罗伞的源头。船上有长青树,装神像的神斗,还有若干面旗帜。各村龙船的帅旗是参考现实中的形制,至于那面【敕封得道金角老青龙王漓水神君】竖幡,除去“漓水神君”这四个字,就是现实中龙船旗帜上的名字。一般是写【敕封得道(or得胜)金角××龙】。真正的桂林传统龙船装饰比较华丽,所以不适合用来搞竞技比赛,但也可以做冲滩、冲坝、竞渡之类的体育活动。
先说这么多。其他的想起来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