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工,你兜了多少利是?往年在报社我总是不吃早餐,第一个到报社,楼上楼下串门,一个上午能兜几百个利是回来,也就把过年回家路费兜回来而已。
有媒体曝出重庆一对小夫妻,一年3万存款,春节送礼就花掉一半。这一点都不夸张,也是中国过年的一个现实:烧钱。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每年回外公家过年就是荷包大出血的时候。我们全家出动的路费都要花掉父母半个月的工资。
第一大开销:路费
外公家在一个县城里,要转火车再转汽车才能到。汽车票春运期间是平时的两倍,我们一家人光路费都要花掉父母半个月的工资。母亲常自嘲过年就是给铁路局、汽车站白打工。
第二大开销:红包
七大姑八大姨家里的小孩、老人,很多家里都是四代同堂。我记得什么表姑婆的叔公,母亲都给红包,至于是什么拐弯亲戚,母亲解释了好多遍我都记不住。
而且基本都是封100元,那还是在90年代,小县城不大,基本一条街家家都和你沾点亲。
外公家里三个子女都外出到大城市工作,左邻右舍都羡慕得不得了,我母亲还在铁路系统工作,邻居都以为她很有钱。所以你不给红包,大家要说你小气,面子挂不住。
再说我们走了,外公外婆也不能被街坊背后说子女太抠门。所以给一条街亲戚拜完年,母亲的红包就没有剩下一个,而人家回礼的红包却入不敷出。还要给外公外婆发大红包,基本每人500元。
第三大开销:礼物
母亲给外公外婆买新衣服、新鞋子作为礼物,再给我们全家从头买到脚,说图个吉利。过年的新衣价格都会比平时涨20%+。
第四大开销:烟花爆竹
外公住的小县城不大,攀比的心却很高。那时的风俗是谁家烧的爆竹多,谁家就有面子。从除夕夜零点开始,能烧到天亮。所以直接烧掉的钱都要1000左右,还不是现在的物价。
大年初一还要去祭祖,左边烧猪,右边烧鸡,加上香油、纸钱、爆竹。你的荷包再流一次血免不了。
所以小时候我讨来的压岁钱都是被母亲没收的,说是要补贴家用。因为我们返程已经没钱,车费就指望它了。
节后还常常会听到母亲唠叨好几天:借了同事几十元,下个月工资要还,过个年人都过穷了。
白毛女她爹杨白劳总说年关难过,真的难啊!在小地方你没钱年都没法过。
现在我自己过年回家就在重复母亲的轮回,还好我坐的是高铁,票价倒没有暴涨,但是回到家免不了给父母,亲戚买新衣服新鞋子。
红包,也免不了俗,虽然我未婚,但是你在广州工作,大家也以为你很有钱,所以不给也是过不去。再采买个年货啥的,一万块也就剩个路费回来。
不过广东的利是风俗很节俭,每逢开工第一天兜利是不但不会被人笑,还被认为是讨吉利。红包的金额大部分是5元,收惯了100元的我很吃惊!
过年图的是喜气团圆,什么时候过年不再是烧钱,不再是负担,才是真正的幸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