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以暴易暴
直观上,我们认为两个错误的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事实上,两个错误带来的仍旧是两个错误的命题而已。我们所讨论的这个谬误,可以用如下最简单的方式表示:“因为——已经完成,所以现在应该做——。”这些空格的选项可以是人类的任何行为,从善意举止到丑恶罪行。
这个论证的推理有赖于如下假设:先例独立决定未来的行为。实际上先例不能为未来的行为提供有效的支持,已经完成的行为只有历史意义。在决定先例是否有借鉴意义是,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是事物本身的性质。
这是再明显不过的道理。然而一旦谬误出现,接下来人们都将拜倒在非理性之下,以至于非理性的推理和行为是如此显而易见。历史的篇章写满了这种谬误的例子,而且常常以最宏伟的规模出现。
“他们先做了,所以我们应该以牙还牙。”但是,如果他们所做的是错的,我们的行为就成了一种报复,双方都是错的也不能使这种行为立刻变成对的。
I便签
前(前车可鉴):他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
-A+-A=A,看起来两个错误命题会得到一个正确结论,事实上,这是个谬误,简单的表达方式如下“因为——已经完成,所以现在应该做——”空格里可以填写人类的任意行为。现实生活中,自己也会有这样的想法,你不理我我不理你,但是没有意识到这个想法有问题,然而在姥姥教孩子别人打你你要打回来这件事情上,感觉不对,但不知道哪里有问题。
因(相由因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这个论证的推理的假设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决定未来发生的事情。过去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将要发生的事情依据。决定先例是否有借鉴意义的是事物本身。历史上许多类似的谬误出现“此仇不报非君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生活中经常会用这些话来表达自己,似乎做的理所当然,你打破我的头,我就打破你的头,而实际上,这两种错误行为在一起,看似扯平了但并不能解决了我的头还在流血的事实。
果(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不用暴力去对付暴力,可以解决真正的关键问题,而不改变只能让历史重演,冤冤相报何时了。
适(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还支持这个的实例?
相反的观点是“一笑泯恩仇”,“非暴力沟通”。
用(使用条件):要这样做,是具体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这样做,需要思维清晰,理性思考。
边(旁敲边鼓):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乍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问题?
没发现。
界(楚界汉河):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真正区别在于认清问题的本质,解决问题才是根本。
A1便签
去年在老公包里无意中发现一张8000元的炒股软件购买收据,在询问老公时,老公说是担心我不同意,所以就没有商量直接购买了。吵完后自己在购买任何物品的时候,也不跟老公沟通了,但是这并没有解决关键问题——婚后收入如何处理。
A2便签
针对8000元事件,尝试今晚通过微信跟老公再做一次沟通。(我老公会不会觉得陈年往事再拿出来谈,我的脑子进水了呀55555)对于他隐瞒我去购置大件,我感到很生气,我认为他没有尊重我。但是我在随后也采用不告知的方式去购买物品,也是一种没有尊重他的方式。以后对于1000元以上的商品采购,我会告知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