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是在张国荣死后,才开始频繁地听到他被提起。张国荣的死引起的轰动,我一点印象也没有。那一年正值伊拉克战争,印象最深的是在学校电脑室看到一个视频,一个韩国人质被恐怖分子割喉的场景,赤裸裸的对死亡的恐惧,那种血腥的行为,让这个世界一时无比残酷,难以相信。
一个人生发出一种类宗教情感有时是很容易的,特别是当你感到空虚无聊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偶像」仿佛从天而降被你接触到的时候。(可能正是没有什么偶像适时从天而降以拯救我的灵魂,所以时常感到空虚。)不知道现在粉丝们是不是还像前几年那样疯狂。不管怎么样,张国荣死后这么久还能不断被人怀念,粗看起来,不能不说他带动的粉丝效应具有奇迹般的持续性。
或许也不只是「粉丝」这个词所能承载和表达的,这种现象,更关乎一种情怀。「张国荣」这个词,早已和「优雅」「忧郁」这样的形象联系起来了,再美化一点,可以说是「诗一般的美」。这也也可以从他自作的词曲得知一二。最后他又和「死亡」联系在了一起。死亡对于几乎所有人仍然是恐怖的,但也因为其不可知而具有非凡的魅力。对失去且无法再拥有的人和事,人会油然生发出惋惜之情。死去的张国荣,有一种叠加的魅力。
还在大学的时候,在学校宿舍的电视上看到「当爱已成往事」的MV,去网吧听他其他的歌,没听到一两首喜欢的。两三年过后,有一天坐在步行街的长凳上,听了他的大量歌曲,竟然选出了好几首自己喜欢的,还有一些,带着些许急躁试听,觉得不怎么样,过后再听却听出了情感的附着,也就是说,词曲和嗓音很好地传达出了情感。他的电影,是在更早的时候开始接触到的。这些电影塑造出「张国荣」的轮廓,而张国荣的歌,则勾勒出其细腻的和心质相连的部分。
关于现实生活里的张国荣,听到的多是被肯定的声音:让内心展现无遗,面对世俗的勇敢或者说不在乎,对情感的执著,对工作的认真,无私地给予他人帮助,真诚提携后辈,等等。特别是这几年,与其说是在通过对他的真实情况的描述了解到他,不如说是在通过对他的评价了解到他。现实对于偶像,对于他的粉丝,有魅力弱化的危险(呀,原来他也要吃饭上厕所的呀),也可以成为魅力强化的佐料。或许正是他在高楼窗口纵身一跃这个终结了现实的现实,让他的粉丝的情感保持了原样而不至于被时间改头换面或淡化,甚至可以通过不断回顾他的死这个现实,让情感不断深化。
张国荣的现实还有两个关键字,「同性恋」和「抑郁症」。同性恋仍然是为大多数人不接受的(别人问我怎么看同性恋,我说与我无关就行,就是说还是多少有点抵触的吧),至于抑郁症和抑郁导致的自杀,抑郁症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正视和重视,而自杀,在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内心,是鄙视这种行为的。有的人可能会毫不隐讳对同性恋的厌恶与反感,但对抑郁症和自杀者的歧视,要稍微停顿下来才能够察觉。朋友说,喜欢张国荣的人是有选择性的,这可能是一方面的原因吧。
死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怀念死者往往能对内心的浮躁产生一点抑制作用,这可能是「继续宠爱」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得以进行下去,除开商业操作以外的因素。但为什么不是其他人,比如梅艳芳、沈殿霞,或者钱钟书、顾城?在今年第一次看了「继续宠爱」后,我对部分嘉宾的表演和现场氛围有些失望,同时产生了这个疑问。自己试着解答,可能是张国荣身上内与外的统一性吧,还有造星运动对于贫乏心灵的席卷造成了深刻印象。
说到张国荣的勇敢,也可以说他不够勇敢,最后才以死来逃避、解脱,一个人患上抑郁症,可能也是因为他内心施展不开,无法展露真性情,失望、愤怒日益堆积,终至无法排遣。当然,死也可以解读为反抗,就像傅雷,过于刚烈,在社会的浊力压迫之下,成为最先碎掉的。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讲求中庸,一方面给了污浊横行的空间而在短时间内不会受到阻止,一方面保护了大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避免走向极端,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利用繁文缛节的条条框框谋求自己的利益。人活得累,可同时对自己生活的圈子又不无感情,感情越深,人就越痛苦。情感丰富的张国荣可能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在「锵锵三人行」里,许子东说张国荣被传奇化有三个原因:早逝、自杀、忧郁。不管对张国荣的存在感的原因如何探究,不能否认的是,不在人世的张国荣持续散发着一种氛围,一种逃避现实、柔和现实矛盾和烦恼的氛围,这种氛围可以让你很自然地去追求现实以外的东西,让你自然地忧伤上一会儿而不自觉做作,因为怀念逝者如此,怀念逝去的哥哥更是如此。也许对怀念他的人来说,他就像一片云,永远停留在天空的某个角落,抬头仰望的时候,你觉得它柔软,心中便有一份与它相呼应的情怀。张国荣在被不断的怀念中,凝固为一个形象,怀念他的行为,成为一个发现自己情怀的契机,或者怀念他本身就是沉醉在一份具有共通性的情怀中。而在怀念他的氛围之外,我们也多少能感受到这情怀,虽然张国荣只是这情怀森林里其中一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