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DPI、PPI和逻辑分辨率,你需要知道这些

什么是DPI

前言

在Google上搜索”DPI vs PPI”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关于这两个概念的讨论,而且讨论内容不仅仅是界面设计、软件开发的内容,也包含印刷、图像处理和其他内容。那么DPI到底是什么,和PPI又有什么区别呢?这篇文章,就让我来带你一探究竟。

DPI:Dots Per Inch。每英寸点数。

上面这个定义非常简洁,但是重点没说清楚:“点”/Dot是什么?这就是理解DPI的关键。

起源

DPI最初用于图像的印刷。图像如果要打印到纸上,实际上是通过一系列的墨点来绘制的,在“打印”这个场景中,墨点,就是DPI中D的概念。DPI的含义是点密度,用来描述打印的精细程度。

举个例子:目前常见的打印机,DPI是300。也就是说打印机能够在每英寸长度的纸上面,打印300个独立的墨点。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打印一个边长为1英寸的黑色正方形,那么打印机会在这个正方形的范围内,绘制300 × 300 = 90000个墨点。

你可以做个实验,然后会发现根本看不到墨点,为什么呢?因为墨点的间距太小了,而且墨点绘制到纸上之后会浸入纸张,和周围的墨点连到一起,所以墨点就分辨不出来了。

这便是DPI在印刷领域的定义。事实上DPI这个词最早就由印刷行业创建[1]。单色印刷通过控制墨点的密度,来区分不同的灰度,墨点的密度,就称作DPI。

最初的打印机是点阵式打印机(Dot Matrix Printer)[2],原理是使用撞针撞击墨带,墨带和纸接触将墨印到纸上。一根撞针将颜色印到纸上,就形成一个“点”。因为撞针的物理特性。不能做得很小,这类打印机的DPI很低,在70左右。

随后喷墨打印机(Inkjet Printer)[3]的出现,让DPI提高了非常多,甚至可以支持打印灰度、颜色。最常见的喷墨式打印机,常用DPI为300。有些打印机可以达到1200。过高的DPI对纸张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通常我们都在使用300DPI作为打印参数。

数字显示时代

PPI是数字显示时代的参数,PPI是Pixel Per Inch的缩写,也就是每英寸像素。这个指标用于表示屏幕的物理精细度。

DPI就是PPI

最早的支持GUI的电脑屏幕,比如施乐的Alto,苹果的Macintosh,屏幕的像素密度都是72PPI[4],这个值,就来自于当时的点阵式打印机的精度。因为PPI相同,所以屏幕上显示的一个像素,就对应打印出的纸上面的一个点,相同尺寸(5点)的文字,可以在显示器上得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当时,纸质文件是主要的信息交换方式)

在这个年代,DPI和PPI的含义是一样的,因为显示器上,图像的组成最小单位,就是屏幕上的一个物理像素。如果一张图片的尺寸为72×72,那么在屏幕上显示为1英寸,打印出来也是1英寸。

DPI不是PPI

如今,在显示领域DPI区别于PPI,要”归功“于微软当时的一个决策。因为眼睛和屏幕的距离,通常大于看纸张的距离(大约长30%)。所以虽然DPI和PPI一致能保证在屏幕上所见即所得,但直接观感上,屏幕上的内容相对于纸上会更小。

微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操作系统层面做了一个HACK:假定屏幕的PPI是96(因为当时大多数显示器都是72PPI,96 = 72 × 4/3)。所以运行在微软操作系统上的软件都认为这块显示器的PPI是96,以至于同样是10点(point)大小的文字,在实际上是72PPI的显示器上,最终实际看起来就会(相比于软件认为是72PPI,10像素)大1/3(13像素,实际用来显示文字的像素数变多了)。[5]

理解这个现象需要知道渲染分辨率的内容,可以看完下文再回过来看。这个场景中,逻辑像素密度是72,操作系统假定屏幕的PPI是96。渲染过程中,10点的内容会因为渲染像素密度是96,所以预期渲染的像素数量相比于PPI为72的情况就增加了1/3:10 / 72 * 96 = 13。实际显示到设备上时,将渲染画面点对点显示到物理显示设备上,物理尺寸就打了。(显示内容变少了)

短期来看微软解决了”保护视力“的问题,但正是因为微软的这一决策,让DPI和PPI的概念开始如此难以理解。

同时,也说明了DPI和PPI的一个最重要的区别:

  • PPI是屏幕的固定参数。
  • DPI是显示策略的一个参数,可以通过软件调整

DPI的差异会影响使用密度无关单位(比如:点,point)设置尺寸的图像的显示。DPI > PPI,导致占用更多像素,整个屏幕显示更少内容,反之亦然。

更大的显示空间,还是更精细的图像

显示技术发展到现在,尤其2010年iPhone 4发布之后,PPI成为显示产品的一个重要竞争参数。高PPI可以带来更多的显示空间,也可以用来提升图像的显示效果。

从最初的72PPI/96PPI开始,后面几十年的发展,桌面显示器的PPI都提高到了110左右,相比于之前,增大的PPI带来的主要收益是显示空间的增大。举个例子:同样是17寸的显示器,1280 × 960分辨率相比于1024 × 768增加了像素数,同样也增大了PPI。因为都是17寸,虽然显示器的显示面积没有变大,但是像素数的增加使得屏幕可以显示更多内容,但是因为物理尺寸不变,界面元素就变小了。

在低PPI时代,操作系统默认会选择更大显示空间。长时间以来消费者已经习惯了低PPI的显示效果,厂商也不愿意创新,年复一年贩卖着低PPI的屏幕。

Retina Display

直到iPhone 4带着视网膜屏幕出现,才真正意义的让消费者感受到了高PPI带来的显示效果的提升。iOS的做法,是直接将PPI翻倍,使用4个像素来渲染原本仅用一个像素渲染的内容。对于文字来说,得益于矢量字体,文字的显示效果变得异常清晰,对于位图来说,高PPI的屏幕,也使得高质量的位图能够被显示。

事实证明,高PPI屏幕带来的显示效果提升是巨大的。高PPI移动设备的兴起,尤其是2013年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的发布,倒逼着桌面电脑厂商和显示器厂商生产更高PPI的屏幕。苹果使用移动、桌面两个平台的优秀体验,刷新了消费者对于显示的认知。不过,高PPI并不是一上来就完美。iOS和macOS视网膜屏幕推出之后很长时间,有很多应用仍然没有适配视网膜屏幕,也就是没有发挥高PPI的优势。

iOS和macOS对于没有适配的应用,在系统层面做了自动适配处理,就是对应用使用低PPI进行离屏渲染,然后将渲染结果拉伸到高PPI。这样的结果是:

  1. 功能可用。
  2. 图像有模糊和毛刺。

以下是适配视网膜屏幕之前、之后的Chrome的显示差异[6]:

Screen Shot 2012-06-11 at 8.21.29 PM

和苹果的境遇不同,兼容机厂商无法控制操作系统,微软无法控制硬件。所以Windows对高PPI屏幕的支持要逊色一筹。以至于直到Windows 8.1发布,才可以实现在高PPI设备上充分利用高PPI的优势,显示更精细的图像,同时还能保证旧应用功能可用(并不是所有应用)。[7]

现在,不管是macOS还是Windows 10,都能充分利用高PPI显示更精细的图像,并且默认,macOS和Windows都将内容放大,使用更多像素渲染更少内容,也即选择了“更精细的图像”。其实,视网膜屏幕的效果,是在足够高的PPI下,实现了不减少显示空间的前提下,将显示精度提高了一倍。

高PPI下的DPI

目前的操作系统:Windows、macOS、iOS、Android等,都提供了或者部分支持修改DPI的选项,让用户选择更多显示空间,或者更精细的图像。因为物理参数已经固定了,所以更多显示空间就意味着元素相对更小,更精细的图像就意味着元素相对更大。当然,得益于物理参数的提升,相比于非Retina显示设备,均可以达到更高精度,更大空间。

DPI并不是真正的DPI

高PPI下,DPI还是那个DPI吗?为了介绍高PPI时代的显示策略,先介绍一个在高PPI下,从DPI衍生出的一个更容易理解的参数:scaling factor,缩放因子

视网膜屏幕诞生之时(iPhone 4,也包含之后所有的3.5英寸、4英寸、4.7英寸的iPhone以及iPhone Xr),缩放因子为2,DPI == PPI。

为了方便说明,我们要对显示过程进行抽象。抽象出两个过程:渲染、输出;和三层抽象屏幕:逻辑层、渲染层、物理层。开发软件时,是在逻辑层上使用逻辑像素设置元素的长度。操作系统首先将逻辑层上的图像渲染到渲染层,得到渲染分辨率的图像;再将渲染层的图像,输出到物理层,也就是物理显示设备上。

  • 逻辑层:使用逻辑像素作为尺寸单位。逻辑像素是密度无关的,可以理解为矢量单位。逻辑像素使用缩放因子转换成渲染像素对应。
  • 渲染层:使用渲染像素作为尺寸单位。每个渲染像素储存渲染得到的位图的一个像素的信息。
  • 物理层:使用物理像素作为尺寸单位。物理像素就是屏幕显示的最小物理单位。
  • 逻辑分辨率:指逻辑层的逻辑像素数量。
  • 渲染分辨率:指渲染像素数量。
  • 物理分辨率:指物理像素数量。
three-layers

场景分析

高PPI下,DPI实际指的是渲染层的渲染像素密度。如果渲染像素密度和物理像素密度恰好相等,那么DPI == PPI。不过,即便数值相等,含义还是不同的。下面通过在macOS,iOS,Android设备上的例子,来帮助理解这些概念,以及这些概念在操作系统实际显示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macOS(Retina Display)

设备:MacBook Pro 2017
物理分辨率:2880 × 1800
屏幕尺寸:15.6英寸

macOS支持用户设置逻辑分辨率:

macos-resolution-setting

macOS系统在渲染时,缩放因子固定为2。以下示例中,为了获得渲染层的图像,可以简单通过全屏截图获得。

示例1:逻辑分辨率设置为1440 × 900

这个设置是MacBook Pro 2016以前的默认设置。

  • 逻辑层:假设有一张1440 × 900的图像,比如桌面。或者任意状态下整个屏幕的内容。
  • 渲染层:使用缩放因子为2进行放大,得到渲染分辨率:2880 × 1800。使用这个分辨率渲染矢量文字;根据2x缩放因子,查找图片素材(2倍图)并渲染图片。最终得到2880 × 1800的位图数据。
  • 物理层:将渲染层的位图数据,点对点输出到2880 × 1800的屏幕上显示。

此时,DPI == PPI。

示例2:逻辑分辨率设置为1680 × 1050

这个设置是MacBook Pro 2016及以后的默认设置。

  • 逻辑层:假设有一张1680 × 1050的图像,比如桌面。或者任意状态下整个屏幕的内容。
  • 渲染层:使用缩放因子为2进行放大,得到渲染分辨率:3360 × 2100。使用这个分辨率渲染矢量文字;根据2x缩放因子,查找图片素材(2倍图)并渲染图片。最终得到3360 × 2100的位图数据。
  • 物理层:将渲染层的位图数据,缩小到2880 × 1800的物理分辨率,并输出显示

为了得到更大的显示面积,设置了更大的逻辑分辨率,因为缩放因子不变,渲染层渲染了超过物理分辨率的图像,DPI大于PPI(屏幕尺寸不变,分辨率增大)。虽然和Window早起的处理一样,增大了DPI,但因为这里并不是像Windows一样将渲染像素点对点显示到物理屏幕上,所以实际的效果是界面元素变小,使得显示空间变大。

因为物理分辨率(2880 × 1800)仍然大于逻辑分辨率(1680 × 1050),所以并没有丢失逻辑层的信息。

iOS

仅部分iOS设备支持修改逻辑分辨率,分别是4.7英寸、5.5英寸iPhone,iPhone Xr和iPhone Xs Max。并且仅支持将逻辑分辨率修改为逻辑分辨率更低的一档。比如5.5英寸的iPhone,可以将逻辑分辨率修改为4.7英寸iPhone的逻辑分辨率。和macOS一样,为了获得渲染层的图像,可以简单通过全屏截图获得。

ios-zoom-mode
示例1:5.5英寸iPhone,不开启放大模式。

设备参数:缩放因子 = 3,物理分辨率 = 1080 × 1920,PPI = 401。

  • 逻辑层:逻辑分辨率为414 × 736。
  • 渲染层:使用缩放因子为3,渲染分辨率为:1242 × 2208。
  • 物理层:将渲染层的图像数据,缩小到1080 × 1920显示。

类似macOS的示例2,虽然最终显示有缩小,但实际上没有丢失逻辑层的信息。DPI为461。

示例2:5.5英寸iPhone,开启放大模式。

设备参数:缩放因子 = 3,物理分辨率 = 1080 × 1920,PPI = 401。

  • 逻辑层:逻辑分辨率为375 × 667。
  • 渲染层:使用缩放因子 3,渲染分辨率为:1125 × 2001。
  • 物理层:将渲染层的图像数据,缩小到1080 × 1920显示。

类似macOS的示例2,虽然最终显示有缩小,但实际上没有丢失逻辑层的信息。DPI为417,相比上面的示例1,逻辑分辨率减少,显示内容变少,渲染分辨率变小,界面元素变大。可以看到macOS和iOS都是通过修改逻辑分辨率达到修改DPI,修改显示策略的目的。

示例3:iPhone XS Max,不开启放大模式。

设备参数:缩放因子 = 3,物理分辨率 = 1242 × 2688,PPI = 458。

  • 逻辑层:逻辑分辨率为414 × 896。
  • 渲染层:使用缩放因子 3,渲染分辨率为:1242 × 2688。
  • 物理层:渲染分辨率和物理分辨率一致,点对点显示

iPhone XS Max因为物理像素密度增大到458,屏幕像素数量增加,所以能实现在缩放因子为3时,渲染分辨率和物理分辨率点对点显示。实际上iPhone XS Max的逻辑分辨率宽度,和5.5英寸iPhone的逻辑分辨率宽度一致,这也是iPhone XS Max和5.5英寸iPhone在横向上能显示相同数量内容的原因。

按照这个规律,你可以分析一下缩放因子为2的iPhone Xr的显示策略。

Android

Android的情况就比较特殊了。Google和Windows的境遇比较相似,作为软件提供商,他们的操作系统会运行在不同的设备上,要应对不同PPI的屏幕。好在Android在设计之初就已经为不同PPI的屏幕适配设计了API,所以不会有早期Windows那样糟糕的兼容问题,但也带来了更高的复杂度。

Android和macOS、iOS固定缩放因子 + 指定逻辑分辨率不同。Android直接提供修改DPI的方法,厂商可以在构建操作系统固件时,指定DPI。DPI、缩放因子、逻辑分辨率的关系如下:

DPI = 厂商指定
缩放因子 = DPI / 160 // 160为基准DPI
逻辑分辨率 = (物理分辨率) / 缩放因子

Android同样提供缩放因子这个参数,同样,我们依然使用上面介绍的三层抽象模型进行分析。DPI参数,使用resources.displayMetrics.densityDpi获取。

示例1:小米9,默认参数

设备参数:物理分辨率 = 1080 × 1920,PPI = 403,DPI = 440。
计算参数:缩放因子 = 440 / 160 = 2.75。

  • 逻辑层:逻辑分辨率为:(1080 × 1920) / 2.75 = 392 × 698。
  • 渲染层:缩放因子为2.75,渲染分辨率为:1080 × 1920。
  • 物理层渲染分辨率和物理分辨率一致,点对点显示

基准DPI为什么是160在下文讨论。

可以看到,默认参数下,小米9的渲染分辨率和物理分辨率一致。那么修改了DPI会怎样呢?Android从7.0版本[8]开始在开发者选项中提供了名为”最小宽度“的修改项(最小宽度是逻辑分辨率的一部分,短边分辨率)。这个修改项的数值,就是逻辑分辨率中的短边值。小米9的默认值是392,我们将其改到480看下效果。

示例2:小米9,修改”最小宽度“为480

设备参数:物理分辨率 = 1080 × 1920,PPI = 403,DPI = 360
计算参数:缩放因子 = 360 / 160 = 2.25。

  • 逻辑层:逻辑分辨率为:(1080 × 1920) / 2.25 = 480 × 853。
  • 渲染层:缩放因子为2.25,渲染分辨率为:1080 × 1920。
  • 物理层:渲染分辨率和物理分辨率一致,点对点显示。

首先我们注意到DPI变成了360,为什么改了最小宽度,DPI的值会变化呢?实际上Android系统提供的修改最小宽度的方法,同样也是通过修改DPI实现的,只不过包装成了”最小宽度“(事实上就是在修改逻辑分辨率),系统在修改的时候换算成DPI,再修改系统参数。

其次我们看到因为Android使用动态的缩放因子,并且物理分辨率用作计算缩放因子的参数,所以反算出来的渲染分辨率,就是物理分辨率。这种做法的好处是避免了一次内存中的位图缩放操作

因为逻辑像素的增加,屏幕可以显示更多内容,同时界面元素变小。

mi-9
关于160DPI

为什么基准DPI的值是160呢?Android并没有官方解释,我猜测有一下几方面原因:

  1. iPhone 4之前的iPhone,PPI均为160左右。
  2. 初代Android设备的PPI为180,和160接近。
  3. 16 = 2 ^ 4。以4位基数进行计算时比较方便。(Android的ldpi标准,120 = 160 / 4 * 3,如果使用180作为baseline,那么ldpi = 135,显然不够规整)
  4. 16相比于18,对工程师更亲切些吧~
关于位图素材

因为Android的渲染策略是通过DPI指定的,所以Android对位图的使用策略,也是通过DPI来确定的。Android将DPI划分为了几个档:

android-device-density

开发者需要提供不同DPI的图片,使用相同的名称,如artboard.png,放到不同的目录下。应用运行时,使用R.drawable.artboard引用这张图片。操作系统根据DPI设置选择合适的图片资源进行显示。系统的DPI和哪个档位的DPI值相近,就会使用哪个档位的图片资源。比如:

  • 小米9,默认DPI为440,和480相近,那么会使用XXHDPI下的图片资源。
  • 小米9,修改DPI为360(最小宽度480),那么会使用XHDPI下的图片资源。
密度无关像素 / 逻辑像素

iOS和Android开发中使用的长度单位,都是密度无关像素,或者称作逻辑像素。逻辑像素和渲染像素之间的转换关系是:

渲染像素 = 逻辑像素 × 缩放因子

之所以这里在使用渲染像素,而不是物理像素,是为了结论的普适性。对于Android来说:

1 dp = (resources.displayMetrics.density) px

DP之所以是密度无关像素,就是因为使用DP进行开发,不需要关系DPI,因为在逻辑层,没有密度的概念(可以将逻辑层的图像内容,理解为矢量内容)。

总结

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对DPI的来龙去脉都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我们总结一下:

  1. 印刷领域的,DPI表示每英寸点数,点指的是墨点
  2. 数字显示领域早期,施乐和苹果生产的设备使用和打印机1:1的72PPI屏幕,DPI的含义就是PPI,D指的是物理像素;Windows为了解决显示器显示内容偏小的问题,在操作系统层面“欺骗”软件当前显示器为96DPI,即便显示器的实际分辨率仍然为72PPI,此时D指的是“软件认为的”像素,也就是逻辑像素
  3. 随着显示技术的逐渐提升,PPI的数值逐渐提高,操作系统允许用户修改DPI参数,来控制让操作系统显示更多内容,或者显示更精细的图像
  4. 苹果发布视网膜屏幕之后,开启了缩放因子时代,厂商和消费者逐渐淡化DPI的概念,使用缩放因子(Windows)或者逻辑分辨率(iOS、macOS、Android)来控制显示策略。
  5. 不同操作系统的显示策略不同,iOS和macOS都是固定缩放因子,修改逻辑分辨率。Android是完全使用系统预设的DPI来计算缩放因子。

怎么样,仅DPI这个概念,随着科技发展,特别是消费电子的发展,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各厂商和操作系统对DPI的使用也不尽相同,从早期微软的虚拟DPI开始,DPI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难理解。不过,理解DPI不是最终的目的,对于用户来说,了解如何利用DPI调节最适合自己的显示效果;对于开发者来说,了解如何利用DPI构建更精细、协调的界面,才是更有价值的事情。

希望本文能帮助到你。

参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937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71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68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77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01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75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3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81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2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10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87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7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4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89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805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4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