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虽然阅读这些书使我得益匪浅,
如果不曾读过这些书,我就不会成为今天的我。
---毛姆
作为一枚大龄都市未婚女青年,这几年是真心把谈恋爱的时间都花去读书了。
虽然读了很多书也没有让我找到男朋友,但是回头想想这几年有没有荒废,心里还是有底气的。
这个底气来自于,有小部分我读过的书,接触过的思想真正意义上在重塑我的人生。
我不能说它们所引导的方向是绝对正确或成功的,但至少是我所期待和追求的。
1
小学到考上大学,我一直都勉强算是学霸。
小学一年级第一次考试,我语文和数学都考了95分,总成绩也恰好是全班第五名。后来,我的成绩也一直保持在前五名,有一次跌到第14名,但下一次就成了第一名了。
初中和高中则成绩起起伏伏,但关键的升学考试,都是最好的成绩。这是我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条明线。
但重要的,是一条关于读课外书的暗线。
小学时,我家里就很多书了。首先是哥哥的课本。
他大我八岁,我一年级时,他上高中,他的课本,都是我的读物。他还买了两本小说,一本《说岳全传》,一套《悲惨世界》。
《说岳全传》和《悲惨世界》远胜那些课本,前者我看了不下一百遍,后者也看了多遍。
还有姐姐,她大我四岁,不断往家里弄杂志,都是什么《女子世界》《青年一代》之类的,都是不入流的杂志,但我都如饥似渴地读了。
应该说,家里所有有字的东西,上小学时我都读了。
小学时读书的这条暗线,留下的影响是,到了初中,有一天我发现,怎么他们读书都这么慢。
后来明白,不是他们慢,是我读书太快了。
初中可支配的钱很少,但也像哥哥一样买了些完全与学习无关的小说。
不过,按兴趣读书这条暗线最大的证明是,我特别喜欢历史、地理、生物这些课,它们被称为小三门,中考时不计入录取分。
我知道,但就是喜欢小三门,因热爱和投入,我在小三门上的成绩一直是极好。
结果有一天,班主任找我谈话。
他说,你有毛病啊,小三门中考不算入录取分,你学那么好干嘛!我一听是啊,班主任说的真对!我怎么这么傻呢!
可一回去,我还是继续投入地学小三门,实在是喜欢。最后中考时,加上小三门的分数,我是全校第一名,但是如果去掉它们,估计就跌到十几名甚至二十多名了, 回头看,真要感谢这条暗线,它让我一直没有陷到应试教育的陷阱中,而一直对学习有饱满热情。
在成年后的思考和工作中,这小三门的贡献和影响,要远胜过那些主科。
就如同大多数人一样,回头想想学校生活,肯定都忘记微积分,但是仍然记得学校里的地球仪和那些历史小故事。
2
学校里有不少银杏树,特别是我们教室前那一棵,秋天的落叶特别美,将这些叶子夹在书里放干后,仍是银黄色色泽,还很温润,能直接在上面写字。
还参加过校内外各种活动和兴趣班,这些学校生活的暗线,它的丰富复杂,并没影响那条明线。
大学后,阴差阳错被调剂到了心理学系。
军训期间,在学院的图书馆借了几本心理学的书,一看就上瘾了,觉得这才是我要学的,是因为它隐隐让我感觉到,这个范畴内的东西,可以帮助我想清楚某些问题。
当时并不懂,只是按兴趣读书。
现在想,这些问题就是,我到底是成为一个优秀的好工具,还是成为一个有饱满人性的人。
感谢父母,他们从来没给我施加压力,要我先发展工具性的一面,所以我求学历程中,尽管会为现实而焦虑,但一直都是听从自己的心,而它一直都是指向一个大问题——人该如何存在。
进入大学时,读书的资源太多了,于是我开始各种疯狂读书。
同时,除了心理学系的课程以外,还混进其他系比如哲学系和中文系的一些课程,遇到了一些所谓的名师,可是我对这些名师都失望。
这些课程和名师都不能回答一个模模糊糊的问题:
“人是怎么回事?”
最终逐渐变成,独自读书。
爱上了梭罗,把他的《瓦尔登湖》几乎抄了一遍,后来读到马丁·布伯的《我与你》,一样是抄了一遍。
什么书都读,小说名著、哲学、历史,买了很多商务印书馆的书,也疯狂读过金庸古龙。特别理解很多大学生说,大学最好的一部分,是读了金庸和古龙。
他们的小说至少可触动人的感觉,至少是在探究人生与人性,而我们教育的主线,差不多完全失去了这个功能。
3
在大学里面虽然我有各种失望,但有一点不断震撼到我,就是不断碰到天才,他们普遍狂妄。
但是,不管多狂妄的家伙,我只要问一个问题——你大学前读了什么书,他们的神情就会暗淡下来。
绝大多数的人是将时间耗费在应试教育的主线上,能有觉知地读好书的人,真不多。
所以我超羡慕一些学者,在大学前就把该读的书读了,大学后,都可以成熟地选择读书并形成自己的东西,而我们进入大学后,读书才刚开始。
例如美国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他从小就被印第安人的各种传说吸引,于是读遍周围几个图书馆的相关书籍,到了才14岁时,他已是印第安文化的顶级专家,他的神话学思维就此形成雏形。
进入大学才开始按照自己意愿读书,这是多大的浪费?
但还好,它毕竟开始了。
我觉得最庆幸的是没被应试教育的这条主线所控制,我一直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学习,并且那些节外生枝的东西,更有价值。
在我看来,好书的真正价值,不是正确有趣,不是知识丰富,而是,它能帮助你明白,人该如何存在。
这绝不是一个纯哲学问题,就是活生生的人生。
你弄不明白这个问题时,必然活在各种痛苦中,痛苦的价值,是逼你去思考这个问题。
很多人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他们并不觉得丰富与快乐,而是觉得无比苦闷。
原因是,大学前,一切很简单——学习好,一切都好。
所以可以很简单地沉浸在学习中。
进入大学后,人生全面地展开,那时,关于如何成为一个人的所有问题,都会呈现在你面前。
这时,如果还是继续沉浸在狭窄的学习中,没去拓展你的人生,伸展你的活力,那就太悲哀了。
结果是,这份苦闷继续,直到恋爱,直到婚姻,直到生儿育女,直到死亡……
4
漂泊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身边大多数人都没成熟自我,却自恋得不行,以为自己可指导你该如何活着。这样的“人生指引”不听也罢。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或“甜蜜”或“苦难”,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晓。
表面上的生活琐事,其实都是与自我内心枷锁搏斗的过程,以及心理斗争,经历悔恨、憎恶、厌弃、放纵,再到悔恨的纠结过程。
承认眼前是一片废墟,偏偏要在其上开出一朵花。
挣扎末了,举头一看,落在头上的种种枷锁,以及不可能打破的事实,最后只能释然和接受。
人啊,最大的悲哀在于不可遏制地追求一种并不存在的自由。
不过,正是敢于直视“我们注定带着镣铐跳舞”这个事实,
才会得出后面这个“只要内心自恰,万物皆恰”的结论:
“人生不过是一种格局而已……生活只不过是满足一个人的乐趣而已。”
既然人生只是一种格局,每个人都只需在各自的格局里活得风生水起。
【写在最后】:
其实我觉得没有哪一本书会让人看过之后就能脱胎换骨。
但是,一本好书会在你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当你开始意识到某些观念的萌芽,就会不知不觉开始去关注它,运用它,最终成为它。
这个过程起码要几个月甚至几年乃至大半生的时间,
但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人,不应该只是一个工具。
人,首先应该是他自己。 愿我们都能找回真正的自己。
成为一个人,成为一个活力四溢的人,要远胜过考试,胜过读书,胜过every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