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在隧道穿行的时光里,嘈杂又安静的空间中,我共鸣了哈罗德的困惑:我是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几十年过去,老友的一封信让他对自己淡如死水的生活产生了质疑,难得的开始了思考。有了思考便有了困惑。
如同这千百万年无数人同样的困惑:我是谁?为何而存在?
有时有有时无。或者说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无。似乎每到一个阶段,我们不免会被同样一个问题所包围:我是谁?为何而存在?
在这日复一日的雷同里,在这川流不息的人群里,这一生我们到底在忙碌些什么?为何而忙碌?
或许这就是人们苦苦追寻生命的意义之所在。
如果没有意义,这一生过得何其可怕?
死亡总是终点,没有意义,那么似乎没有的活着的必要性。
徐凯文教授写的那篇文章中说到:北大近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这是多么可怕的现实。也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拷问:我们为何而存在?
如果不能找到意义,生活只是一种时间的消耗,只是为了活下去而苦苦挣扎的苦行。
所以,一直羡慕着那些有信仰的人,甚至是抗战年代,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而努力奋斗着。而我们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反而迷失了自己。
也或许隐隐的知道着,但是不那么确定。
有些人会说,想那么多干嘛?总归是要活下去的,还不如开开心心简简单单。是啊,这或许就是那些不思考人的幸福了。但是,不会每个人都是一样,能够如此简简单单,甘心这么简简单单,无知无觉的过此一生。
一生,很长,也很短。总要有些不一样的模样。
我想,近期之内,能够改善这个问题的一些措施尝试有如下几点:
一、不要思考过深,适当的思考改善现状,让生活有所不同,让人有所进步的一剂良药,过度思考,只会进入死胡同,几千年的圣贤都无法解读这一个终极问题。
二、去完成自己定下的目标,比如自己订立的年度计划、月度计划。有方向可寻,有地方可去,有事情可做,便有了一些意义感,人便会更加的笃定、稳固,也不会被问题牵绊太深。
三、每一年用一些时间做一至两件突破自己的事情,或者说想却一直没有或者说不敢做的事情。人生的经历有所不同才会更精彩和有意义些,不至于枯如死水只向干涸。让每一天都一些东西是值得的,让每一年都有一些事情是值得被纪念的。
所以,适度思考过后,就是行动了。
比如,先把今日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完成。
从来,行动都是治愈无病呻吟之良药。只想、不做只会让自己在痛苦的深渊中无尽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