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句子的叙述是看书时的随时记录,今天看过去,发现好嫩,知识一直在升级,思维会一直迭代,在没有很多资源的情况下,书就是最好的最便宜的私人顾问。
1、我们公司,培训员工记录反思日志,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要记录自己的情绪和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记录事情的结果。
记录情绪和思考的过程,正好这两天在客服上遇见了一个胡搅蛮缠的人,当时的我只能一遍遍给他解释,但同时又有些不解,因为确实买错了为什么不能重新拍呢,这一点不是很好,也造成了顾客的消极性情绪,感觉自己损失了很多,同时这个人也有些问题,可能是古书看多了,也可能觉得所有人都能被他吓着一样,虽然最后全部解决了,但是我知道他肯定还不会善罢甘休,所以偷偷截图为证,让他到时候没有对症。
2、你忘记了处理某些事情,别人嘴上可能不说什么,但心里对你的评价却要低一点。
这让我想起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某位老铁很晚了来让我帮他看看稿子,我觉得可以,然后让他直接投稿,但是他说自己找不到邮箱了,当时我没有立即说帮他找,因为已经很晚了,我不可能打开电脑再去帮他看,只好明天再说了,结果明天事情一多忘了,到了中午她对我说找到了,我才想起来还有这件事,
心里有些后悔,以后做好清单记录,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3、教别人,就会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
前段时间做了跑步分享,对于有些难以理解的地方又重新百度甚至动用了做的锦囊来化解部分知识,然后才觉得有恃无恐,打通了知识阻塞。教别人,能够对当时的阻塞进一步彻底打通。
4、了解别人质疑你的原因,在对比自己的观点,我就可以更深刻的了解我到底在讲什么。
做分享的时候,其实特别怕一件事,就是被人问我问题回答不上来,或者和我的答案冲突,这个时候我应该询问他这么问的原因或者自己去网上寻找,然后对比自己的观点看看有什么不妥之处,我俩的答案谁的更加合理一些,然后就会更加明白我自己讲的这件事到底是什么。
质疑是一件好事,没有质疑可能也是别人想要害你吧。
5、重构的记忆不一定可靠,而我们又常常会把自己大脑重构的记忆,当做准确无误的事实。
一直认为自己三岁时吃过雪,是在一个院子里,并且每次回忆都能想到我姐姐抱着我的场景,但是三岁时我应该会走了,会有人抱着吗?可能是更小,但如果更小的话我会去吃雪吗?
在社群中的生活,不能只凭借对方的只言片语下结论,以前的案例是在大街上,看到不文明行为就判定一个人,其实他们的生活世界没有接触就不应该去评论断定,没有什么事是沟通解决不了的,就像今天我做的想为别人送去祝福这件事,考虑的就不是很周到,被别人反馈后,莫名的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没有想到实际情况,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