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晚风,在静谧的大学校园里慢跑着,耳机里听着APP给我推荐的《Facebook效应》的解析,心旷神怡,感觉自己离梦想的未来仿佛都又近了一步。
听到觉得关键的地方,停下来用思维导图把书的关键内容记录下来。
然后继续跑。
在做拉伸的途中,看了一篇文章,《我一年读书500本,你呢》
我一看,呦,厉害啊,怎么做到的。
急不可耐点开一看,打脸啪啪的。
倡导全民阅读的年代,读书的重要性为大家所认可并积极实践,但是其意义逐渐在偏离。
中国当下社会的浮躁不用我多说,连我的学生家长都会问我:
我们家孩子已经读了好几本课外书啦,怎么考试时阅读理解还是总出错?
对此我总是报以呵呵,无力吐槽。
多少人读书像完成作业一样,读完一本书,各大程序打卡,在朋友圈晒一下,配上文案:“今年第20本书阅读完毕!”赢得一众点赞,美滋滋。
说到底是虚荣心作祟。
还有的热衷于做思维导图,罗列整理作者的观点。
看上去学习效率很高,阅读收获了不少,但是当你问他:那你呢?你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什么?
怕是一片茫然。
还有的人追求读书的数量和完整度,一本书一定要从第一页完整地读到最后一页。
每本书本身都是作者自己的观点的综合提炼,分条理引经据典地阐释。
知识大爆炸时代,自己创造出新的知识体系怕是很难的,大多数人的观点是综合无数前人的思想的整合,推陈出新罢了。
罗胖子都说他只是个知识的搬运工,为什么要抓着一本书不放呢?
人们热衷于追逐“干货”“知识打包分享”,说到底是用行动上的勤奋掩盖思维上的懒惰。
看上去学富五车,事实上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是很可怕的。
摆脱低层次的阅读,要真正做到书为我用,边读边思考。将每本书的观点打乱拆散,攫取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追求观点背后坚固的理论和案例支持。
简单来说,我们的阅读思路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在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前,广泛涉猎,注重理论科学知识的学习积累。
大部分人的知识储备还谈不上体系。
年少时期我们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少有人会广泛涉猎课外读物以搭建完善知识塔。
成年后,大部分普通人的工作还是简单重复性劳动,不管是脑力还是体力。都还谈不上需要用到自己知识体系进行创造型工作。
所以要先审视自己的知识储备,看是否达到能称之为“体系”。
其实这无关知识多少,而在于你是否将它们像搭积木一样建成一座楼,不管它是一座平房还是一座通天大厦。否则只是一堆零散的信息在脑海中萦绕。
2.阅读中代入自己原有知识体系基础上的思考。(重要!)
捕捉一闪而过的灵感,置身其中,做到和作者或者书中人物同感共鸣。比如我最近在看《在故宫寻找苏东坡》,里面有一部分讲述苏东坡在下放时深受陶渊明的思想影响。
那很自然你会想到陶渊明的事迹和文风,拿出其一两首诗来看看,做一下对比。看看作者的观点是否站得住脚,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甚至可以去搜索下有没有比较陶渊明和苏东坡文学的论文著作。
根据一个你感兴趣,或者你需要的点,深入下去,多加思考,当你灵感枯竭,发现你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你进一步时,你就需要进行下一步横向阅读了。
3.根据一个既定主题,进行横向阅读。
比如你的主题是“教育学”,那么和教育相关的著作,教育界名人所写的文章,网络视频,公开课等等,都是你可以吸收容纳相关知识的领域。
4.对自身观点追求有力支撑。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写道:每一个精神病人的思维虽然荒诞不经,但是逻辑都十分严密强大,无懈可击。
阅读过后的输出过程就是检验观点牢固性最好的办法,能否将你阅读的内容变成一堂课讲给别人听。
作为老师这方面我特别有感触,你在备课时,要将你所讲的整条知识链非常清晰,
其逻辑、案例、涉及到相关学科知识等,都要印在脑海中,你的课或者演讲才能顺利流畅进行。
5.定期整理所阅读内容,对知识体系迭代更新。
做的阅读笔记,思维导图等,都是辅助我们记忆理解所读内容的方式手段。
及时记录脑海中的疑问,一闪而过的灵感,对话题的思考等才是阅读最有价值的地方。
定期回顾自己脑海中的知识塔,看看哪些旧观点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被慢慢剔除,有哪些新观点正蓬勃生长,阅读就是这个脑海大自然的空气、水分和阳光。
你读的书,走的路,都将成为你的气场。阅读的你每天都是全新的,否则只是苟活于世的行尸走肉。
读了多少本书不重要,人家文学系的学生花三个学期读的一套《中国文学史》(四卷)比500本言情小说要有价值得多,摆脱低层次阅读,真正找到阅读的快乐,享受阅读的幸福。